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08/20大众网
夏海涛
手机查看
□夏海涛
1990年代,对于青州来说,是一个复苏的时刻,一座辉煌了千年,又沉寂了几百年的古城,在那个年代再次惊艳。
1996年10月,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出现了。青州第八中学在学校扩建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洞穴,在这个东西长8.7米,南北宽6.8米,深3.5米的洞穴里,发现了400尊佛的造像。这就是著名的青州龙兴寺遗址上发现的窖藏佛造像。
这是什么概念?一个容积不到207立方米的空间里,却窖藏了从北魏、北齐、隋唐至北宋,跨度达500年的各种佛像,浓缩了500年的历史和信徒的心灵史。
这一意外的发现,让龙兴寺走上了前台。
唐朝诗人綦毋潜写过一首《宿龙兴寺》的诗:“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不过那个龙兴寺远在湖南省零陵县,与山东青州相隔千里。时至今日,全国叫做龙兴寺的地方数不胜数,如果不是这次意外的发现,青州的龙兴寺也许将会永远掩埋在尘土之中——况且,在发现青州龙兴寺遗址之前,龙兴寺就已经像一条神龙不见首尾的潜龙,消失了600年。
龙兴寺在青州历史上是赫赫有名的,从1500年前的南朝宋元嘉年间开始的一个私家佛堂起步,历经东魏到北齐,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青州龙兴寺初具规模,被称为了“东方之甲寺”;到了唐宋时期,龙兴寺已经发展成为皇家寺院。此后因为战乱,寺院日渐衰落,到了明初时期,龙兴寺被毁,地上建筑荡然无存。
青州龙兴寺悄然隐退在了时光深处,直到挖掘机的用力一挖,在地下沉睡了600年的龙兴寺,才以这样惊艳的方式,再次面世。
窖藏的400尊佛造像只有280多个佛头,没有一尊是完整无损的,大都变成了数块甚至更多。然而,经过复原的佛像却是精美绝伦,不论是在中国的佛教文化史还是艺术史上,又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那座青州巨佛一样,这批窖藏佛造像也是历经了“显”与“隐”的交替,更是经历了“破碎”与“重生”的轮回。
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毁佛事件,是“三武一宗灭佛”,大批的庙宇佛像被毁灭,大批的僧侣被还俗,甚至失去生命。这样的事情从世界范围看,也一直缕缕不绝,甚至到了公元2001年,世界文化遗产——阿富汗的巴米杨大佛,也被居心叵测的人用了大量火药炸毁。据《大唐西域记》记载,巴米扬大佛实际上就是玄奘大师路过阿富汗的时候顶礼过的梵衍那大佛,梵衍那大佛的旁边还有一尊卧佛,也被一起被毁掉了。
这种破碎,就具有了强烈的暗示,人建造了佛像,人砸碎了佛像,对于佛来说,这是劫难,但是却丝毫不会影响信仰的力量。破碎的佛像,以自己的破碎,保持了信仰的完整。
那些石头,从岩石走出来后,就变成为一个独立的精神存在,即使是碎成了许多块,依然显示出完整的气场、格局和气韵,穿过千年的暗淡而透出遮不住的光芒。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跨度500多年的不同时期的佛像,被集中地收拢起来,铺盖上苇席,撒上铜钱,小心翼翼地掩埋。在信众的心中,破碎的佛像化成了千万尊佛,就像涅槃之后佛的舍利一样,变成碎块却再也不会消失。
我总在想,这些佛像的重见天日,何尝不是另一种降临呢?破碎的佛像,用重新诞生的方式提醒着人们,人间无数的劫难都会过去,而真善美可以被一时遮蔽,可以屡战屡败,却永驻人心……
青州龙兴寺出土的窖藏佛像,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那就是每尊佛像都带一种似有似无的安静、慈悲和微笑。
塑造佛像必须要依照法度进行,从最终的意义上来说,人塑造的佛像,就是人的最终的功德所在。
但是,造像的人是有情感的。那些没有名姓的石匠们,在一块块青灰色的石头上,仔细地雕琢着,石匠要凭借着记忆雕刻出佛像的内涵,这是何等艰难的工作。他们在雕刻的过程中,一定是心怀崇敬,同时又满怀慈悲,他们甚至将自己最心爱的人——母亲、妻子、爱人的样子注入到石头里去,在冰冷的石头里注满了希望、悲悯和博爱。
没错,他们是按照造像的法度在一下一下雕刻,但是,由于注入了这样浓烈的情感,那些雕出的石佛,便带有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微笑。或许,那不叫微笑,那是对生的彻悟,对苦难的隐忍和对未来的希冀……
石头里的佛影,真的离佛越来越近了。
责任编辑:徐坤杰
广西梧州:“非遗”里的大产业 |
中国建筑科技馆在武汉开馆 |
文化馆陆续恢复开放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线下重启 |
百年酱园“三伏”晒酱 传统酱品香飘满园 |
苗歌:唱山唱水 唱最美乡愁 |
重新认识神机妙算的简·奥斯丁 |
罕见疾病如何更新了韩剧的爱情叙事 |
读懂那些“在他乡”熠熠生辉的中国传统文化 |
珍贵壁画重现唐代生活场景 |
《新华字典》出了第12版 |
樊锦诗:优秀传统文化应继承发扬,人才是一切工作核心 |
青年诗词作者渐多 如何出精品受关注 |
一分钟解读电影、短视频平台追剧…没版权风险吗? |
西安锔瓷手艺人的绝技:给灯泡“做手术” |
《百年巨匠·音乐篇》再现聂耳等六位大师家国情怀 |
内地专家学者聚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出谋划策敦煌学研究 |
科技赋能文物保护:让千年海外流失文物魂归故里 |
国内外陶艺精品长春巡展 尽显东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 |
中美学者合作揭秘小型鸟脚类恐龙发育模式:每年都有生长线 |
唐代女子一直以胖为美?这可能是个美丽的误会…… |
敦煌研究院携手兰州大学探“一带一路”沿线文化资源新径 |
《中国饮食文化百科全书》编撰工作全面启动 |
诸葛亮懂医 为何却早逝 |
吾皇巴扎黑 |
一只眼睡鸭 |
那些花儿 |
贵女闺女 |
填字游戏534期答案 |
征稿 |
失去母亲的孩子 |
熟悉的歌声 |
甘肃设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 |
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将召开 11个线下展区各具特色 |
文化学者郦波用中华传统智慧为青少年解决“成长的烦恼” |
醉心竹编五十多年 福建七旬竹编艺人编出新“花样” |
当歌剧走入寻常生活 让艺术被更多人欣赏 |
河北省文创和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大赛36件作品获奖 |
学做泥塑 体验非遗 |
天津大剧院按下“重启键”推出三大“演出季” |
山东即墨:传承非遗度暑期 |
“学习中华民族的音乐语言,要到古琴里去找” |
《夺冠》等国产主流大片预约“最多热切期待”国庆档 |
开启城市与阅读的无限想象 |
相约川蜀大地的青春盛宴 |
学习非遗度暑期 |
捞“五条人”,也是捞独立的自己 |
线上展映+电视展映 观众云上看电影 |
周春芽《春天来了》拍出8625万元 |
全国首档文旅探访体验节目播出 |
讲述外销瓷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