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19
11/27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刘红豆
手机查看
2019年9月,在英国伦敦格林伍德剧院,22岁的华裔青年杨远帆以钢琴协奏曲《牡丹亭·游园惊梦》,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经典作品《牡丹亭》,赢得满堂喝彩。据了解,此曲是他受汤显祖故里——江西省抚州市政府的委托所作。
从儿时起,杨远帆就显现出了独特的作曲天赋。在成长过程中,他更是不断尝试用中西结合的方式创作音乐,用音乐传播传统文化。
用音乐讲心中的故事
2003年,6岁的杨远帆去朋友家参加生日派对。第一次触摸到钢琴琴键后,他只琢磨了一小会儿,就能够弹出自己在学前班听过的歌曲旋律。学琴之初,杨远帆在了解基本指法后,喜欢独自坐在钢琴前,弹奏浮现在自己脑海中的故事。
对杨远帆来说,在钢琴上即兴弹奏,是用音符演绎脑海中的剧情,用音乐讲故事。当随性的音符被记录在五线谱上时,一首充满幻想和热情的乐曲便诞生了。
2007年,10岁的杨远帆创作出自己的代表作之一《G大调幻想曲》,受到英国媒体的广泛关注。2008年,杨远帆入读音乐学校,开始系统学习音乐和作曲专业知识。随着不断的学习和磨炼,他在作曲和演奏上也逐渐走向成熟。
接受中国文化启蒙
尽管身处异国他乡,杨远帆的父母仍坚持让他接触和学习中国文化。在学校,杨远帆接受的是全英文教学。在家中,父母则要求他用中文对话,并利用周末时间带他去中文学校接受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
杨远帆更早地接受了中国音乐的启蒙。在他4岁时,父母送给他一套CD,里面有流行、古典、摇滚等不同风格的中国音乐。“很多旋律都很好听。我尤其喜欢邓丽君的《海韵》。”杨远帆说。
从儿时起,杨远帆就经常参加华人举办的音乐会和庆典,演奏了许多中国歌曲,如《白毛女》《浏阳河》等。在他看来,西方音乐恢弘雄壮,东方音乐则娓娓道来,更扣人心弦。
杨远帆认为,一个作曲家要有自己独特的作曲风格,但也不能局限于单一的风格。2014年,杨远帆根据中国戏剧家曹禺的话剧《原野》创作了同名钢琴协奏曲。创作时,他使用了现代派风格去表现话剧中描写的故事画面。考虑到中国音乐流行的浪漫派风格和调性规律,他还在作品中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浪漫曲风。
东方情怀难以磨灭
在创作《牡丹亭·游园惊梦》时,杨远帆特意用提琴、竖琴等乐器来模仿中国传统乐器胡琴、古筝的音色。他表示,虽然不能完全复制中国乐器的音色,但这些特别的“点翠”能够在乐曲中增加中国味道。
杨远帆提到,《牡丹亭》曾以昆曲、高腔等形式走出国门,但由于外国人不懂中文,所以欣赏这些作品有一定难度。他认为,纯音乐是可以跨越国界、超越自然语言的。纯音乐作品能够冲破语言的限制,将内含的情感传递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作为一个在英国长大的华人,杨远帆认为,应该更多地将中西方不同风格的音乐结合起来,以西方受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推广中国的音乐和传统文化。
“我认为西方人可能还没有完全了解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也没有完全认识到中国文化历史的博大精深。”杨远帆说,“虽然学校传授给我的是西方音乐理论,但我始终有难以磨灭的东方情怀。”
(来源:中国侨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春暖
土耳其向中国移交两件中国流失文物人民网-人民日报 |
“一堂好课”带领青年追寻思想力量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咖啡、美食……一家有脑洞主题的“慢闪”书店北京日报 |
以"淬火英雄"张劼为原型 小说《等你回家》首发新华网 |
纪录片《河西走廊之嘉峪关》将播 还原嘉峪关历史中国新闻网 |
温暖的友情!上海举行纪念巴金诞辰115周年活动光明日报 |
刘慈欣成“银河科幻名人堂”首位入选者新华网 |
崛起的亚洲科幻产业期待更多国际合作新华网 |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泉州开幕中国文化报 |
话剧《长恨歌》演绎旧梦遗痕 改编自王安忆小说中国文化报 |
六十载,用手铲探秘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中国文化报 |
文旅融合——山东文物保护扬优势补短板中国文化报 |
遇上千年大运河 全球越剧戏迷嘉年华开幕中国文化报 |
网上二手书店多 抓鱼怎样抓住年轻人的心?北京晚报 |
汉语年度字词盘点启动 描述当年的中国与世界北京日报 |
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在沪揭晓 14种作品获奖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艺术家”郭兰英:永远为人民歌唱人民网-人民日报 |
广西:保护历史遗存 传承红色基因人民网-人民日报 |
百余作品回顾熊秉明艺术人生,97岁杨振宁出席展览北京日报 |
河北南和发现明代崇祯年间墓志铭 反映清军攻明战争历史新华网 |
《权力优势》新书对谈会在京举行人民网-读书频道 |
华熙“云中”公益活动举办9年 展览观展人次逾20万中国新闻网 |
周边传播理论的创新与活力光明日报 |
“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活动举行中国新闻网 |
常玉《五裸女》画拍出3亿港元 生前痛苦一生,如今画作拍出天价!北京日报 |
《权力优势》新书对谈会在京举行人民网-读书频道 |
《群书治要》与中国之治读书研讨会在京举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音乐剧《北京人家·剧粹西城》成功首演人民网-文化频道 |
2019青少年戏剧教育成果展演在京开幕人民网-文化频道 |
厚重扎实的戏曲理论总结——评《郭汉城文集》人民网-人民日报 |
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书里书外)人民网-人民日报 |
非遗与设计如何相互促进中国文化报 |
山西省将建立乡村文化遗产全覆盖保护体系中国文化报 |
城乡文化遗产保护智慧多中国文化报 |
黑龙江博物馆协同发展联盟成立中国文化报 |
北京推动实体书店快速良性发展中国文化报 |
戏曲传承难 院校方法多中国文化报 |
新中国京剧人才培养成果座谈会举行中国文化报 |
文旅赋能,宁海的“颜值”更高了中国文化报 |
邓稼先家风:松风水月 忠诚纯正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来北京一定要去看看恭王府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高校博物馆应特色突出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澳门冼星海纪念馆落成开幕 展出珍贵手稿和遗物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贵州雷山麻料村非遗助力脱贫中国文化报 |
沪澳少年携手拍摄音乐电视片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北舞将10个红色故事搬上舞台北京日报 |
李象群十件最新作品亮相个展北京日报 |
京津冀联袂打造话剧《运河1935》北京日报 |
期待“博物”成为新时尚(书里书外)人民网-人民日报 |
厚重扎实的戏曲理论总结——评《郭汉城文集》人民网-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