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01/16光明日报
手机查看
原标题:文博节目让考古学焕发新生机
良渚古城遗址如何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海昏侯刘贺如何成为红遍网络的“宝藏男孩”?2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如何愉快地生活?为什么说火烧阿房宫是千年历史谣言?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档名为《考古公开课》的节目中找到答案。这档在央视播出的大型考古文博历史类节目,没有炫酷的舞台,没有带“网感”的环节设计,也没有明星的助阵,有的只是一屏一人而已。一些考古学、历史学大家走到台前,向公众讲述中国考古学科建立100多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揭秘一些遗迹遗存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文物之美。
上一次文博节目引爆网络,还是一年多前《国家宝藏》的热播。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严苛的品控、创新的表达,直接将该档节目推上“现象级爆款”的宝座,网友盛赞“博物馆变了”“文物活了”。这些高品质文博节目连同数字故宫等更多创新尝试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过去精神文化产品供给存在的洼地,也顺势激发了公众更为旺盛和强烈的文化需求。
在网络文学和影视圈,盗墓是不折不扣的大IP。人们热衷这种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当然与其中刺激而离奇的剧情有关,但也很难说与“寻根问祖”的好奇心没有丝毫关系。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当人们不再受困于温饱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些终极问题势必会进入视野。
从重建中国上古史的殷墟甲骨文到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从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提供实证的良渚古城遗址到沉睡南中国海的宋代福船“南海Ⅰ号”……一项项考古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为文献中的历史提供了例证,回溯中华文明的起源,架构起中华文明的时空框架。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我们建构起国族历史及身份认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美国考古学家在《第五次开始》中写道:“考古学不仅仅关乎死亡,它也关乎生存;考古学不仅仅关乎过去,它也关乎未来。”
有学者将考古学家比喻为侦探和翻译两种职业的结合体,他们通过蛛丝马迹尽可能地还原历史,并将这些无字书翻译为公众能看懂的语言。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舆论场中却流传着“考古就是合法盗墓”等刺耳言论。如何正本清源,让公众认识考古,还需要我们搭建更多沟通的桥梁。可喜的是,近年来“公共考古”一词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挖啥呢”微信公众号“走红”、在对江口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中面向全国招募志愿者、向社会开放西洋楼遗址考古现场……这门本就接地气的学问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虽然目前《考古公开课》还未引发比肩《国家宝藏》的“热搜效应”,但它作为考古走向大众的一个新尝试,将在未来很长时间内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带领更多人走近神秘的考古世界,带领更多人触摸文明的脉搏。(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system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胡杨北京晚报 |
民间“消防员” 救了宫里的火北京晚报 |
大寒兰花 一国之香北京晚报 |
春节应节戏:生旦净唱响《龙凤阁》北京晚报 |
文天祥手书兴龙碑建亭保护 可追溯到公元1276年福州晚报 |
新疆首次冰雪体育暨冬奥会珍藏品展览在阿勒泰展出中国新闻网 |
滦州皮影:李建章的坚守与传承新华网 |
第三届京津冀戏曲院团新春演出季将启中国新闻网 |
《过年啦》:给孩子点亮回望五千年的一束光中国新闻网 |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科研实物入藏国博中国新闻网 |
“读屏时代”来了,你还会经常翻翻纸质书吗?中国新闻网 |
李天飞精讲《西游记》 为孩子阅读经典搭梯中国新闻网 |
朵云轩推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5周年特展中国新闻网 |
北京人艺春节档热闹上演《全家福》中国新闻网 |
此生不悔入沙海 勇担重任始见金——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群像新华网 |
江苏苏州设立古城保护与发展基金新华网 |
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将推出上百项精彩活动中国新闻网 |
西藏:让群众的旅游饭越吃越香经济日报 |
鼠年迎春特展亮相上海博物馆新华网 |
研学成为甘肃公共文化服务新亮点新华网 |
九曲黄河灯阵展新貌新华网 |
2020年央视春晚亮点多光明日报 |
“文化年货”下乡村 笔墨写就幸福来光明日报 |
品牌工具书《英汉大词典》试水知识付费文汇报 |
“唐探宇宙”:一个超级原创影视IP呼之欲出文汇报 |
年意广州日报 |
再老一点点广州日报 |
非常幸福广州日报 |
麻糖广州日报 |
在“字字珠玑”里 看首次“集体亮相”的容庚旧藏广州日报 |
其他可能的人生广州日报 |
两种声音广州日报 |
“读屏时代”来了,你还会经常翻翻纸质书吗?中国新闻网 |
2020中意文化和旅游年将推出上百项精彩活动中国新闻网 |
台湾大学生徽文化研学营开营中国新闻网 |
良渚古城遗址进入“后申遗时代” 成浙江两会“高频词”中国新闻网 |
朵云轩推出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原创插画展5周年特展中国新闻网 |
架起与世界沟通桥梁“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在京启动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