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08/28北京日报
手机查看
陈新森
横路古村,像一片飘落在玉山台地上的荷叶,有含露带风的清新,有清雅绰约的风姿,更有岁月磨砺的深情。这个地处磐安县尖山镇的古村落,绵延数百年,清誉久流传。荷花开得最盛的时候,走进散发着沁人幽香的乌石街巷,顿生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敬畏感,此时,村静,心静,脚下发出的踢踏声,似乎传来悠远的历史回音。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濂溪先生千年前曾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族谱记载,横路村是北宋哲学家、理学鼻祖周敦颐的嫡亲后裔族居地。元末至正年间,战乱纷起,乡民四处逃难,周氏族孙周若泗见此处周山相环,澄溪清澈,便从玉山马塘迁居归隐于此。其家族遵循先祖遗愿,崇尚耕读传家,承袭爱莲文化。
世人仰慕的莲花君子周敦颐出生于书香仕宦之家,父亲饱读诗书,在广西做县令,母亲是龙图阁学士郑向的妹妹,知书识礼。在父母的影响下,周敦颐从小攻读经史,苦研学术,以一篇两百多字的《太极图说》和一篇不过三千多字的《通书》,被誉为“理学开山”。他为学诚恳、为人忠信、光明磊落、正直清廉,在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做了三十来年的地方官。“以名节自砥砺”“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虽俸禄甚微,但还把自己的积蓄捐给故里宗族。菊花隐逸,牡丹富贵,唯有莲花出尘离染、名节清高,最具君子风范,深得周敦颐之爱。他一生与莲有缘,出生的时候,正是莲花盛开的时节,后来,无论就职、生活在哪里,总有一池莲花相伴。
嘉祐六年(1061年),周敦颐以国子监博士的身份做了虔州(今江西赣州)通判。公务之余,他喜欢去荷塘边走走,见红莲白莲在碧翠丛中昂首,千姿百态,有的浮于水面,有的立于碧波,更多的是从荷叶下钻出的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傲然挺立,不惧风雨,美丽典雅,清香四溢,这洁身自爱和不妖不媚的可贵品质,不正是人生中孜孜以求的美德吗!莲随风动,情由景生,《爱莲说》喷涌而出。
嘉祐八年(1063年),他一时兴起,将《爱莲说》交给书法大家沈希颜刻在罗田岩上,由此被世人知晓。风雨侵蚀,逝者如斯,多少亭台楼阁早已灰飞烟灭,独有这株莲花千年不败,圣洁依然。
昔日澄溪古道穿横路村而过,乌石铺设的石板路泛着岁月的光泽,整个村庄以南北为主干道,东西为巷,依山而筑,纵横交错。横路村以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乌石古民居,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的殊荣。13个老院落、500多间明清古民居,还有那些分布有序的巷道、水井、牌坊,无不透出古朴典雅的气韵。“卅”字形的村落布局,与繁体“周”字形相似,又蕴含着根系发达、财路畅通、族系兴旺之意。这里自古就是磐(安)新(昌)两地间的交通要道,现在磐新公路从村南经过,北经新昌,可达宁(波)、绍(兴)、杭(州)等地,千年古村、田园风光、清莲文化,加上便捷的交通,四方游客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周敦颐所推崇的爱莲文化,在村中的古建、遗存上可觅得踪迹。爱莲堂是周姓家族爱莲文化的集中体现,建于乾隆年间,前设门楼三间,中有天井,后有厅堂三间,前檐牛腿雕有人物故事,横梁雀替雕有花卉图案,细看梁柱漆有黑色,暗喻淤泥,壁板为红色,代表莲花,梁柱与壁板相接,寓“出淤泥而不染”之意。周氏宗祠,又名敦睦堂,建于清嘉庆三年,坐西朝东,由前厅、穿堂、天井、后堂组成,建筑结构为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布局严谨,保存完整。取名敦睦堂,是秉承周敦颐儒家理学文化,“礼,理也;乐,和也”,希望族人为人处世要厚道,相互间和睦共处,家和万事兴。村中有两眼古井,井沿一方一圆,相距不过数米,寓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民居的门窗上,雕刻着莲花和梅、兰、竹、菊四君子,门口悬挂的对联写的是“不与群芳争绝,自凭铁骨撑腰”“神清体瘦真君子,节劲心虚大丈夫”“愿伴东篱香晚节,甘留小院笑霜风”……
“先代贻谋由德泽,后人继述在书香。”横路村的周氏后人一直秉承先祖周敦颐的理学精髓,将爱莲文化奉为圭臬,安居深山,宠辱不惊,耕读传家,源远流长。为了鼓励读书,家族有“开贺祭祖”“养贤田”等奖励措施,众多寒门学子昼耕夜诵、发奋苦读,崛起于阡陌垄田中,成为各界精英。
这些年,村庄投入重金进行环境大整治和旅游设施大配套,村庄变洁变美,乌石小院办起了众多民宿,成为全县旅游特色村和“十美村”。村干部们为振兴古村,义务投工投劳,修古道、美庭院、改旱厕、清垃圾,成为村民信得过的“莲心班子”。爱莲长廊上,一溜儿整齐地挂着村班子“三单一档”: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和干部的廉政档案,党务村务财务每月要在村公开栏和村民微信群里晒,接受各方监督。“以莲喻人”“清廉自律”的清莲文化弥漫着经年不息的荷韵清香。
村口池塘种莲,街边沟渠植莲,院中水缸养莲,走到哪里都有荷影舞动。周敦颐爱莲之清香、高洁,爱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姿态,爱它“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品格。周敦颐用苦心和学理为后人种下了一株永不凋零的莲花,它是一根标杆,是一种指引。我想,每个走过横路古村的人,都会静对荷塘,自我观照,检视灵魂,坚定而执着回答周敦颐的千年之问:“莲之爱,同予者众也!”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水密隔舱技艺复苏 泉州峰尾船模产业兴起中国新闻网 |
14米刺绣版《千里江山图》亮相广州“潮墟”中国新闻网 |
返乡“创客”加速乡村游复苏 助力村民脱贫致富新华网 |
黑龙江加快文旅市场复苏新华网 |
汤显祖故里文昌里戏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新华网 |
居其宏:当前歌剧音乐创作的问题反思中国社会科学网 |
现实主义创作要回应社会关切人民日报 |
非遗“哈哈腔” 暑假练不停新华网 |
“七夕青蛙”火在参与感 七夕前一天有36万人搜索经济日报 |
中文教育机构转战网络 线上教学成国际中文教育“主课堂”人民日报海外版 |
“海棠红”为什么这样红?北京日报 |
他们一样能听见花开遇见自然北京日报 |
第27届大学生电影节线上举办北京日报 |
永不褪色的画像与从未消逝的旋律北京日报 |
花间京韵北京日报 |
不如意,有益处北京日报 |
青年导演的创作初体验:难觅资金 渴望观众中国新闻网 |
8部匈牙利电影短片中国村庄展映中国新闻网 |
洛阳铲:一把神奇的铲子新华网 |
点名“饭圈”“黑界”“祖安文化” 六部门专项治理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新华网 |
减少文化“折扣” 中外电影合拍加速前行新华网 |
黄河的颜色文汇报 |
《摩天大楼》:精彩反转外,更为女性发声文汇报 |
“买了三次票,终于看到《西厢》!”文汇报 |
娜拉出走后怎么办,“她剧集”向生活找答案文汇报 |
让传统七夕焕发新活力光明日报 |
非遗木偶老艺人传授技艺光明日报 |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首次转至线上举办光明日报 |
累计观看量逾4648万人次 全国京剧院团线上展演热度高人民日报 |
最完整《胡适留学日记》手稿首次展出北京日报 |
炒“演技”风气难止 好表演是本分不是恩赐北京日报 |
中国电影业正在浴火重生北京日报 |
市文联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开启北京日报 |
国家文物局印发大遗址利用导则 提升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人民网 |
中外科研人员在三峡地区发现典型埃迪卡拉化石叶状体新类型中国新闻网 |
浙江图书馆影印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入藏国图中国新闻网 |
600余年西安钟楼历时70多天修缮恢复对外开放中国新闻网 |
第二届“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七夕颁奖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