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10/13新华网
手机查看
新华社石家庄10月13日电 题:不只是延续与保存,更在于发展——中国民乐界的新探索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一张古琴,其强大的生命,在于经历代琴人的发展与创新而愈发清亮;一首乐曲,其传世的样态,在于经无数传统的流变更迭而厚重绵长。
中国民乐人孜孜以求的,不是停驻在历史中的古董,而是以发展的眼光,去探寻中国音乐文化精神长河里静水流深的文脉,求索其生生不息的未来。
正在此间举办的第九届华乐论坛上,中国民乐界人士聚焦当前民族音乐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享学术思想,探讨民族音乐发展大计,探索民族音乐新未来。
民乐时空场里的心灵使命
华乐论坛的主办方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是一代代民乐人传承接续的精神家园。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指出,中华优秀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精神特质,更有共通、融合的文化魅力,如何继承创新、保持特色,将理论和实践支撑融合,是当下艺术领域重要的学术思考。
“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演进中,每代人都承担着各自的心灵使命,在属于自己的时空场完成香火接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景侠说。
1940年出生在延安鲁艺的李吉提,幼时即受到边区文艺的熏陶。不到7岁又跟随家人辗转陕西、山西、河北农村,直至1949年春才来到北京。
“我真没想到少年时的农村生活积累在半个世纪后,都能变成一种巨大的能量。”长大后成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的李吉提说,中国历史的苍凉、厚重,中国式的审美取向和文化意蕴,激荡着代代中国人的情感和灵魂。
今天的中国民乐人不仅继承着中华音乐文化优良传统,也不断创作出更多匹配于新时代精神的新作品。
曾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的乔建中,以五十多年的田野经验和理论书写,提出“音乐地理”概念,将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民间民俗等方面联系起来,为理解和阐释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开辟了新路径。
上海音乐学院博导刘红认为,无数民乐人一生坚守、上下求索,以漫长而持续的研究,映照出中国民间音乐历史长卷,隐含着传统音乐文化及其研究的时代变迁与学术脉络。“他们的个体精神与才情创造在民乐长河里留下永恒的印记。”
“音乐最终要触及和关怀的是第三重世界,即人的心灵世界。”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系主任王旭青说,它不应该被功利所蒙蔽。
贯通古今中外的文化气量
近半个世纪以来,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者孜孜不倦,以强烈的现实关怀,不断观照民族音乐发展面临的问题,拓展民乐研究的宽厚度,凝成鲜明的学术品格与磅礴的文化气量。
吴玉霞说,推动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繁荣,需要有高屋建瓴的艺术站位与贯通古今中外的学术视野,唯此,才能在坚持守正创新中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与国际接轨,用国际主流社会更通用的音乐语言和技术讲好中国故事等,也很重要。”李吉提说。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所组织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比赛中,已融入不少外来体裁,诸如交响诗、协奏曲、室内乐等,表现出华乐发展中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吴玉霞指出,推动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繁荣,需要从乐者与乐曲、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交流与融合、塔基与塔尖等多维度深入研究。
李吉提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对中国音乐结构从古至今进行了系统梳理,并从“中西音乐比较”视角重新审视中国音乐特点,推动了中国音乐领域作曲技术理论教学和研究。
在音乐表演听觉审美意识中,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是摆在演奏家和评论家面前的双重探讨课题。83岁的刘再生曾任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他认为,作曲家的创作决定着中国音乐的未来,对此我们应持更为宽容的态度,提倡不同风格、不同技法的多元化存在。
全球话语体系下的民乐未来
在全球话语体系下如何建立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是近年来我国音乐理论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当代的中国音乐学研究,已经在充分国际化的探索中备受世界关注,未来如何在与西方的交融碰撞中进一步发展?
中央音乐学院博导、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次炤提出,面对当今学术界跨学科研究,要保持中国音乐理论的学科品格;面对吸收当代西方新兴学科的理论方法,要保持中国文化精神。
“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要注重根性文化的教育。”中国音乐学院博导、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委员会会长王中山说。
王中山认为,中国音乐学者应该保有充分的文化自信,从“根”上重视我们民族音乐教育,建立一个平视中西的宏阔视野。“中西音乐研究不是博弈,而应该寻求一种平衡。”
未来已来,多向度的发展空间,将会推动中国音乐理论研究产生更丰饶的成果。李景侠认为,在百年难遇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音乐文化生态里,当代民乐人拥有了探索未知,寻找新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高势能的思想聚集才能够生成新时代的文化气象。业界期待,中华音乐的未来世界鸢飞鱼跃,由乎自然。
【编辑:陈海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刘兰芳:网络时代不怕年轻人不喜欢曲艺中国新闻网 |
《西游记》总作曲跨界旅游演艺 打造贺州形象主题曲广西新闻网 |
贵州播州:图书馆提档升级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华网 |
上海:展演原创话剧 服务社区居民新华网 |
精彩荟萃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新华网 |
2020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聚焦融合化新华网 |
第17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揭晓人民日报海外版 |
重读李清照文汇报 |
为什么是90后萨莉·鲁尼接棒了歌德、塞林格和村上春树文汇报 |
左袋创意 以创新型经济与流量型经济模式,推动产业跳跃式发展文汇报 |
“小而美”上海出品,为全国演出市场复苏赋能文汇报 |
“一朵云”管用爱用受用,折射上海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文汇报 |
“一画一故事”艺术展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广州日报 |
跟着公交站点 探寻广州文物广州日报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广州日报 |
让“优质情绪”回归我们的生活广州日报 |
华东:每天必须像上班一样排练音乐北京日报 |
少儿图书疫情期间保持正向增长北京日报 |
意大利电影展在京展映5部佳片北京日报 |
晚清四大名臣书法齐聚拍场北京日报 |
155件马克·夏加尔作品来华展出北京日报 |
北京国际音乐节 青年演奏家致敬贝多芬北京青年报 |
“诗词电影”成文创“潮牌” 《掬水月在手》获好评广州日报 |
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迈出重要一步新华网 |
第九届华乐论坛共议中华民乐发展大计新华网 |
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超9亿 娱乐需求持续转移线上新华网 |
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破9亿人民日报 |
美术馆与我文汇报 |
幽窗下与古人语文汇报 |
将艺术家还原成平凡人,是国产艺术纪录片新的打开方式文汇报 |
“起底”姜子牙:走自己的路,下一盘灭商大棋中国青年报 |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格丽克,你可以这样阅读她中国青年报 |
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光明日报 |
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在宁波开幕光明日报 |
腰鼓彩绸舞文明光明日报 |
青年小提琴家接力向“乐圣”致敬北京日报 |
中国音乐剧不能照搬西方模板北京日报 |
西城“武学宗师”将赴沪苏巡演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