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10/15文汇报
手机查看
■本报记者 童薇菁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当这段经典的红色旋律响起,人们总会回想起70年前抗美援朝的历史。原创话剧《上甘岭》日前结束在沪首演后,启程赴杭州、苏州等地巡演,在长三角地区掀起阵阵爱国巨浪。该剧所到之处,全场观众自发在谢幕时集体起立,挥动手中红旗,与台上演员合唱歌曲《我的祖国》,构成动人的一幕幕。据制作人李东透露,原创话剧《上甘岭》将于今年年底再度回归申城,作为保留剧目长期演出,向当今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再现坚守与牺牲的力量。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舞台上,身手矫健的攀爬翻滚、身临其境的爆炸场面、战士在困境中的苦苦坚守……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令人仿佛穿越回上甘岭——那场抗美援朝战场上最惨烈的战役。
爆破技术移植到话剧舞台,“身临其境”回望绝境中的坚守
“‘吃喝拉撒’在现代生活中,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然而在70年前的上甘岭战场上,对那些坚守在坑道内的志愿军而言,这四个字的分量能抵万金。”李东说,话剧《上甘岭》并不是对电影《上甘岭》的舞台平移,而是重新挖掘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事迹,抱着回望历史、再造经典的决心创造的全新戏剧故事。该剧的故事聚焦在一个狭小的坑道内,13名志愿军战士即将面临医疗物资短缺、断粮断水的绝境。坑道内唯一一名女卫生员林兰,为了寻找药品抢救战友,一次又一次冒着炮火冲出坑道寻找补给。炊事员老马从胆小畏惧顶着大锅上前线,到独自迎着敌人猛烈的炮火将红旗插到表面阵地,吸引敌人的火力,为增援部队赢得宝贵的进攻时机。整部剧目在现代与战时场景中穿梭,以有笑有泪的情节感染、感动着观众。
话剧《上甘岭》由春晚舞台的常客、著名笑星黄宏担任艺术总监、编剧及主演,并联合青年编剧庄一共同创作剧本。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李任担任导演,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参演。近五十年的军旅生涯让黄宏积累了大量素材。快书表演艺术家高元钧,是黄宏父亲黄枫的师父,曾亲历过抗美援朝战场的慰问演出,所以“上甘岭”对黄宏而言并不陌生。
除了主创阵容,制作团队亦堪称“顶配”。为了让观众获得更好的现场感,话剧《上甘岭》剧组实验性地将影视剧的爆破技术移植到话剧舞台,为此还请来了负责《八佰》《我和我的祖国》特效的张涛。凭着多年经验,张涛选用“气动爆破”的方式,营造出飞沙走石的战争氛围,在观众席中就能感受到气浪的震撼效果。
正式排练前,天津人民艺术剧院的全体演员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进军营。清晨六点晨跑,夜里紧急集合,从手榴弹投掷练习、穿越障碍练习、格斗训练,再到持枪卧倒、匍匐前进、屈身前进……战士们训练中的酸甜苦辣,演员们都要一一体会。为了让演员更好体验当年上甘岭缺水缺粮的状态,剧组还关掉空调进行高强度体能训练,训练结束后一群人只能分到一瓶水。总导演李任说:“这场话剧下来,所有演员都脱胎换骨了。”
经典改编,一首《我的祖国》牵起爱国思乡之情
上甘岭的故事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记忆,那部同名影片是镌刻在一代代人心中的经典,主题曲《我的祖国》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话剧《上甘岭》得到了作曲刘炽女儿刘云的授权,对歌曲《我的祖国》进行了男生独唱改编,由音乐剧当红演员阿云嘎献唱。
“这首歌曲是我父亲最重要也是最钟爱的作品。”首演场上,记者见到了专程从北京赶来上海观看演出的刘云。她告诉记者,《我的祖国》之所以能传唱大江南北,是因为它“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乔羽的词写出了中国大地之美,而父亲刘炽在音乐的创作中也广泛汲取了民族元素。“《二月里来》《纺棉花》《康定情歌》《小河淌水》……这些群众最喜欢的民歌他反复听了无数遍,譬如起首句‘一条大河波浪宽’就源于民间《小放牛》。”刘云说,“父亲他们当年的创作,无论是《英雄赞歌》(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还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都是跟着剧组的,他们了解剧情也熟悉表演,真实体验生活才能诞生动人的佳作。”
话剧《上甘岭》临近尾声处,《我的祖国》的歌声再度响起,刘云红了眼眶。她也是一名军人,在野战部队服役时亲闻甚至亲历战争的残酷。被炮弹砸中的伤员,胳膊都被炸飞了。“都是些青春正茂的少年啊!我们的生活不是原来就这样幸福平安,而是有人替你卧雪高原。在今天幸福的生活中不该忘了他们,不能忘了历史。”她动情地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清帝读书像“萌萌哒”北京日报 |
刘兰芳:网络时代不怕年轻人不喜欢曲艺中国新闻网 |
《西游记》总作曲跨界旅游演艺 打造贺州形象主题曲广西新闻网 |
贵州播州:图书馆提档升级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华网 |
上海:展演原创话剧 服务社区居民新华网 |
精彩荟萃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新华网 |
2020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聚焦融合化新华网 |
第17届中国动漫金龙奖揭晓人民日报海外版 |
重读李清照文汇报 |
为什么是90后萨莉·鲁尼接棒了歌德、塞林格和村上春树文汇报 |
左袋创意 以创新型经济与流量型经济模式,推动产业跳跃式发展文汇报 |
“小而美”上海出品,为全国演出市场复苏赋能文汇报 |
“一朵云”管用爱用受用,折射上海社区治理数字化转型文汇报 |
“一画一故事”艺术展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广州日报 |
跟着公交站点 探寻广州文物广州日报 |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国有土地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广州日报 |
让“优质情绪”回归我们的生活广州日报 |
华东:每天必须像上班一样排练音乐北京日报 |
少儿图书疫情期间保持正向增长北京日报 |
意大利电影展在京展映5部佳片北京日报 |
晚清四大名臣书法齐聚拍场北京日报 |
155件马克·夏加尔作品来华展出北京日报 |
北京国际音乐节 青年演奏家致敬贝多芬北京青年报 |
颐和园推出“长廊彩画”日历北京青年报 |
不只是延续与保存,更在于发展——中国民乐界的新探索新华网 |
“京剧舞台监督高级人才培养”项目启动中国新闻网 |
陕西九年侦破文物犯罪案件三千余起 追缴文物两万余件中国新闻网 |
中外电影人共论“后疫情时代”之变聚焦行业发展“风向”中国新闻网 |
5部意大利大片13日起在京放映 每场票价仅8元中国新闻网 |
电影《来处是归途》全球首映 温情聚焦阿尔茨海默症中国新闻网 |
琉璃之乡古韵深北京晚报 |
如何解决给养?北京晚报 |
谁陪谁北京晚报 |
打我电话北京晚报 |
黄泥馒头北京晚报 |
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北京晚报 |
不适时北京晚报 |
厨余垃圾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