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10/22中国网
手机查看
宋徽宗赵佶画像
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天赋非凡,他的画作《芙蓉锦鸡图》、《池塘秋晚图》等都是传世名作。其中有一种植物,频频出现在其画作中,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番,看看这种植物可能是什么吧!
《池塘晚秋图》(局部)
在宋徽宗《池塘晚秋图》中有一种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片长在茎的节上,节有些膨大,画中还能看到植物生有花穗,花穗有一点像狗尾草形状。将图放大一些看,能在茎的节点地方看到一些仿佛是鞘一样的东西。
《柳鸭芦雁图》(局部)
再看宋徽宗的另外一幅作品《柳鸭芦雁图》,这幅画的画面更清晰,细节也更清楚。与《池塘晚秋图》中植物的特征几乎一样,植物的节膨大、茎节处有鞘等特点非常明显,还具有其他叶卵形、叶尖渐尖、有花穗等特征。
这种植物可能是什么呢?
夏末秋初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在乡村的路旁,河边湿地发现一种植物的身影,长得大概一人多高,有长红色穗子的大草。
图片来源:PPBC/徐晔春拍摄
它有一个“娇俏”的名字——红蓼(Polygonum orientale Linn.)。这种植物的适应能力极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广泛分布于中国各个省区。红蓼这种植物有三个最容易识别的特点:1、穗状的红色花序;2、茎节膨大;3、膜质托叶鞘。托叶鞘就是图上包裹在叶柄基部的“薄膜”,在它的身上尤为明显。
蓼科 Polygonaceae >> 萹蓄属 Polygonum >> 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图片来源:ppbc/薛凯拍摄
红蓼一般是1-2米高,它的叶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片顶端渐尖,叶片互生在茎的节上,茎的节部膨大。在茎上着生叶片的节上,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包裹着,长度1-2厘米,好像是包裹着宝剑的剑鞘一样,这就是鞘筒状的膜质托叶。它的花很小,花被5深裂,颜色淡红色或白色,许多小花集合在一起,形成穗状的总状花序。
由此来看,宋徽宗这两幅画中的这种植物应该属于蓼科,很可能就是红蓼。而另一幅宋徽宗的画作,题目就叫做《红蓼白鹅》图,这幅作品中,整株红蓼植株被清晰完整地绘制出来。
《红蓼白鹅》赵佶 台北故宫藏
不得不说,宋徽宗对植物特征的描绘相当精细,完全符合当代植物学对于这类植物的特征描述与记录。在对这位宋朝皇帝绘画天赋拍案叫绝的同时,是不是和我有同样的感叹:如果不当这个倒霉的皇帝,中国历史上或许会出现一位宋代著名博物学家,而中国科学绘画的出现与发展或许要提前不止千年!
其实红蓼这种植物,许多画家都似乎对它情有独钟。譬如宋代画家的《红蓼水禽图》扇面,红蓼茎节膨大、托叶鞘、叶互生、叶卵形、有花穗等等特点都得到细致展现,因为是彩绘,红色的花序更加突出了红蓼的植物特征。而后的近现代画家譬如齐白石老人,也更是屡屡将红蓼入画。
《红蓼水禽图》
“蓼”在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多有出现,曾经多被古人用来调味,比如宋代大文学家、食神苏东坡也说过“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后来为什么不用了?因为蓼虽然有滋有味,但是使用的时候要控制用量,否则就会出事。早在东汉时期,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记载说:“二月勿食蓼,伤人肾。……蓼多食,发心痛。蓼和生鱼食之,令人夺气,阴咳疼痛。”在北宋的时候,人们还将蓼作为辛菜,还在种植蓼。直至清初期,零星可见有人在使用蓼。在此之后,就没有人再使用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花椒在中国人餐桌上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以蓼被挤出了餐桌。
文图资料来源于北京自然博物馆科学研究部 作者:刘海明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中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美洪:千年徽墨需代代传承中国新闻网 |
读《马桶经理退休记》:时代不同 人性却在原地踏步内蒙古新闻网 |
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于10月23日在济南开幕新华网 |
揭秘清代奇书《海错图》:传说中的人鱼到底长啥样?中国新闻网 |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光明日报 |
故宫屋顶无法落鸟? 专家:以讹传讹的民间传说而已科技日报 |
陕西榆林:立足工业遗存 打造文化创意园区新华网 |
你听过“陶瓷指纹”吗?区块链技术助力陶瓷版权保护新华网 |
亚克西阿达西文汇报 |
国产动画亟待从娱乐满足向艺术审美提升文汇报 |
都市剧需要感性共鸣更呼唤理性共情文汇报 |
这些大IP、大制作的“第一站”选择了上海文汇报 |
《瞄准》:用独特角度拓展国产谍战叙事新空间文汇报 |
《电波》主演登台“演”“讲”:英雄历史和英雄人物从未离我们远去文汇报 |
61位诺贝尔奖得主“云端”相聚科学盛会文汇报 |
第四届中国国际粉画双年展在苏州举行光明日报 |
洛阳龙门石窟取得六大考古成果光明日报 |
融合办展,图书零售逆势大增长光明日报 |
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正式首演北京日报 |
让小康之路“温暖有光”北京日报 |
二十载荣光融在每个音符里北京日报 |
多巴火山喷发威力或被高估 现代人未必起源于非洲科技日报 |
哺乳动物和鸟类成恒温动物 与2.5亿年前大灭绝事件有关科技日报 |
从“宝塔山”到“广州塔”:两地画派名家做客广州潮墟中国新闻网 |
2020天府书展图书零售总销售额同比增长120% 出版市场顽强复苏中国新闻网 |
天上西藏·首届中国西藏网络影像节启动新华网 |
民族管弦乐组曲《中轴》首演 让北京中轴线“活”起来中国新闻网 |
2019年度陈子昂诗歌奖将颁出八大奖项中国新闻网 |
第十六届海图会落幕 交易额达5860万元人民币码洋中国新闻网 |
各界代表齐聚故宫博物院 共话紫禁城600年新华网 |
中国石窟寺百年研究史:从“活下来”到“走出去”中国新闻网 |
内蒙古对131盘珍贵录音磁带进行抢救性保护中国新闻网 |
穿越时空看中国三大石窟首次联展:数字化让一切皆有可能中国新闻网 |
考古新发现:4000年前的活人殉葬墓新华网 |
第三届“难忘的旅华故事”征文比赛结果揭晓人民网 |
甘耀明的异质书写与无边想象北京晚报 |
礼拜攻势北京晚报 |
爱在新秋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