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11/16光明日报
手机查看
【问答民法典·以案说法】
●关键词
名人题材人格权
●概述
以名人事迹为原型的影视剧是影视剧的一个类型,因为人物的知名度、代表性等往往容易受到观众更多的关注。一直以来,引起反响的名人题材电影时有呈现,而影视剧改编的种种纠纷也随之而来。比如,京剧研究家齐如山家人要求柏林电影节撤销《梅兰芳》的参赛权;霍元甲后人不满电影《霍元甲》中的灭门情节,状告主演及片方……如何界定“正当的艺术创作”与“侵犯名人名誉权”的界限?名人传记片需要谁的授权?名人后代究竟能否代表先人讨要名誉权?民法典对部分问题进行明确。
●案例
李连杰主演的电影《霍元甲》上映后,片中“霍家被灭门”的情节引起霍氏后人极度不满,认为影片违背史实损害霍元甲形象,于是委托律师状告李连杰及片方,要求影片停映及制片方赔礼道歉。法院认为影片虽有夸张与虚构之处,但并未对霍元甲有侮辱、诽谤之描写,也未对霍元甲的在世后人构成现实的不利影响,故判令原告败诉。
●法条
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第九百九十四条)
●专家说法
邓春梅(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
民法典延伸保护民事主体人格权益
名人题材电影通常是对在一个领域或一个行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人士,根据其原型人物的生平事迹进行改编制作的影视作品。这些人物原型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这种知名度往往是积极的、健康的,并已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而名人题材类的电影是社会大众了解名人事迹的重要渠道,一旦拍摄的名人题材类电影中含有侮辱、诽谤、贬损、丑化等内容的,影响名人名誉、荣誉的,不仅会给名人及其亲属造成精神损害,也会伤害社会公众的感情。影视公司在拍摄名人题材电影时,常常处于这种史实、艺术和市场需求的夹缝中,如果没有处理好以上关系,就会产生纠纷。
根据民法典规定,因名人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能够延伸一定的财产利益,如果拍摄题材中的名人在世,其人格权被侵害,名人可以依法主张权利。
对于已故名人,虽然其丧失了民事主体资格,但其延伸出的人格利益仍然受法律保护。
即将施行的民法典,将对死者人格权益的保护明确纳入其中。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这一条款与对胎儿的权利保护一样,都是我国法律对民事主体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但这种延伸保护不是无条件、无期限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死者的人格利益受到侵害后,其配偶、子女、父母及其他近亲属有权作为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人主张权利。同时,该条也规定了权益保护人在主张权利时是有顺位的。
但有一种例外情况。我国注重对英雄烈士人格权益的保护。英雄烈士不仅是国家的精神坐标,也是民族的不朽脊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规定,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行为,英雄烈士的近亲属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英雄烈士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提起诉讼的,检察机关依法对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延伸保护是无期限的,当发生侵害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行为时,检察机关就可以直接提起诉讼,体现了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的坚定态度和立场。
(本报记者陈慧娟采访整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借助5G、视频直播、VR等新技术——云上文博会 精彩不打烊人民日报 |
埃及出土百具距今约2500年的彩绘木棺新华网 |
中国音协交响乐团联盟:国内外“双循环”让交响乐“动”起来中国新闻网 |
指挥家林大叶与内蒙古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中国新闻网 |
西安国际音乐节启幕 诗乐融合“梦回”唐长安中国新闻网 |
从话剧《因为有你》看抗疫题材戏剧的书写光明日报 |
全球艺场的“上海时间”火力全开,擎起千亿级艺术交易市场蓝图文汇报 |
公共文化空间,彰显乡土人文之美人民日报 |
开心麻花三部新剧登陆友谊剧院戏剧季广州日报 |
广东省青少年曲艺“明日之星”选拔赛落幕广州日报 |
200余件作品集结 堪称油画盛宴广州日报 |
故宫和中央民族乐团联袂推出《天地永乐·中国节》音乐会中国新闻网 |
谭霈生获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理论奖)终身成就奖中国新闻网 |
《故事里的中国》走近“80后”钟南山 再现敢医敢言的国士风骨国际在线 |
《小狮子大明星》等六部大戏登国测剧场打造新年演出季中国新闻网 |
广西一建筑商收藏万余件藏品打造八桂最大民间博物馆中国新闻网 |
首届广西高校大学生越南语演讲大赛举办 推动教育文化交流中国新闻网 |
1300余幅摄影作品记录闽都非遗传承中国新闻网 |
甘肃探高校新文科建设:打破专业壁垒 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中国新闻网 |
专家谈农业文化遗产:传统农业不是落后的农业中国新闻网 |
探访中国杂技之乡:一村35户27支杂技团队中国新闻网 |
重庆“非遗+扶贫”:“苗绣”出山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中国新闻网 |
通讯:广东潮州小学生学习手拉壶文化中国新闻网 |
英雄史诗格萨尔:从“做梦就会吟唱”到数字化永久“记忆”中国新闻网 |
中外人士合编舞剧《问道崆峒》促成果落地“道源圣地”中国新闻网 |
当当发布分级阅读白皮书 哪些阅读难题待解?中国新闻网 |
全国40位布老虎、雕塑技艺传承人天津大学结业中国新闻网 |
仓鼠和鹦鹉北京晚报 |
在想象 与现实之间北京晚报 |
梦境北京晚报 |
巨人的花园北京晚报 |
珠颈斑鸠北京晚报 |
好奇宝宝的养成北京晚报 |
孩子张嘴就是一句诗北京晚报 |
相看受狼狈北京晚报 |
决战开始北京晚报 |
北京婚礼中的 “闭门礼”北京晚报 |
对联趣话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