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12/22中国新闻网
手机查看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22日的发布会获悉,第21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拟于2021年1月7日至2月4日在北京举办。艺术节围绕“激情冰雪 云上文艺 经典百年”的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呈现24个国家的42台演出,其中线上演出31台、剧场演出11台,同时还将举办6个艺术展览、系列冬奥主题文化活动,以及专题论坛和演出推介会。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金生介绍情况 郭幸福 摄
1月7日的开幕式将在国家大剧院举行,指挥陈燮阳、琵琶演奏家赵聪、男高音张英席、女高音王庆爽、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唢呐演奏家牛建党、著名旅美歌唱家田浩江,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的iSING!国际青年歌唱家们,与中国交响乐团和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联袂演出。
华裔艺术家沈伟发言 郭幸福 摄
“相约北京”通过购买版权的方式,从1月8日至2月4日,以“周”为单位,每周五早8点将在全网推送本周的音乐、戏剧、舞蹈演出。墨西哥埃尔南德斯国家民族舞蹈团、乌克兰基辅大剧院芭蕾舞团、德国歌剧、意大利古乐,法国、以色列、韩国的现代舞,江苏演艺集团舞剧《记忆深处》、广州大剧院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等中外舞台艺术精品将首次在线上免费播出。此外,汇集古巴、多米尼加、哥伦比亚、波兰、丹麦等国艺术团体的“拉美艺术季”和“流行音乐周”,将更全面地在网络空间展现“相约北京”的多元文化风采。
剧场依然是艺术节核心的阵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现场演出魅力难挡。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将播放奥地利布雷根茨水上歌剧《魔笛》和《图兰朵》、以及美国音乐剧《妙女郎》的高清电影。
1月26日至28日,艺术节将在北京音乐厅连续推出北京爱乐合唱团《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中央民族乐团《华韵新声—唱支心歌给党听》和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爱乐男声《在灿烂的阳光下》三场音乐会。艺术节期间,李可染画院将推出《传承经典,无尽江山—“为祖国河山立传”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山水画创作展》。
汇集文化、体育、科技力量,搭建冬奥文化展示平台,不断提升北京冬奥会的影响力是本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目的。艺术节将推出一系列冬奥主题文化活动:2月4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将作为艺术节闭幕式;期间将举办“冬梦之约”云上音乐会;开展第二届冬奥音乐作品评选;打造冰雪公益课堂;举办“相约2022”冰雪文化节、冬奥城市冰雪文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全社会支持冬奥、参与冬奥、共享冬奥的浓厚氛围。
除各类演出与书画展览外,1月14至15日,“相约北京”将在天桥艺术中心举办《艺术节与城市生活》主题论坛和演出推介会。同样是“线上+线下”的方式,戏剧奥林匹克、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各国艺术节和文化机构的主席和总监,将在线上与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金生,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华裔艺术家沈伟等分别发表题为“艺术节与城市生活”的主旨演讲。而演出推介则由文学评论家程辉主持,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学教授沈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艺术总监于海等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演出从业人员展开讨论。来自全国的艺术团体还将在现场向参会嘉宾推介代表作品。
此外,记者从主办方获悉,此方案为预发布,艺术节将根据国内疫情防控要求,随时进行调整。
“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承办。(完)
【编辑:郭梦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不止《大闹天宫》 “张光宇艺术12燃”大展解码艺坛先驱中国新闻网 |
读屏时代年轻人如何专注读书——来自第二届深圳书展的声音光明日报 |
陶庆梅:戏剧也需要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北京青年报 |
重庆:让红岩革命文物“活”起来新华网 |
国家文物局:突出考古和历史研究 生发文物保护新气象新华社 |
走近安徽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徽墨千年 亦淡亦浓新华网 |
太极申遗、盲盒出海背后是立体的中国光明日报 |
“探墓短视频”走红,文保如何升级光明日报 |
改编IP作品如何避免“水土不服”光明日报 |
在对民生故事的书写中,维持世道人心的文化传统文汇报 |
夜鹭文汇报 |
送保温杯到“上”金条——谁来叫停畸形“应援”之风文汇报 |
名家名嘴带您观展看剧品西餐北京日报 |
抄袭剽窃者岂能成为“导师”北京日报 |
500余件展品解码艺坛奇才张光宇北京日报 |
“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将如约而至北京日报 |
纪录电影《澳门记忆》展示澳门今昔北京日报 |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极具活力光明日报 |
当纪录片住进图书馆光明日报 |
秦始皇到底长啥样?可能真长张鲁一那样……中国新闻网 |
《小艺的故事》两年邀请1200多位外来务工者及其家人观剧中国新闻网 |
昆曲《救风尘》登台:重启经典再现名剧中国新闻网 |
“云上泽国——良渚文明线上主题展”海外上线 民众可在互联网观展中国新闻网 |
2021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京启动新华网 |
这五年,文化让生活更美好光明网 |
“送王船仪式与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福建泉州召开中国新闻网 |
红学会会长张庆善:越剧电影《红楼梦》是“经典的改编,改编的经典”中国新闻网 |
浙江慈溪秘色贡瓷作品展在京开幕中国新闻网 |
“巾帼英雄”冼夫人北京“再现”:粤剧《谯国夫人》在京首演中国新闻网 |
《巡回检察组》原著小说《人民的正义》正式出版发行中国新闻网 |
韩美林两大艺术展在深圳联袂开幕 全面呈现“美林的世界”中国新闻网 |
大型民族交响乐《关公颂》在山西大剧院上演中国新闻网 |
赖声川:选难的戏做,再发明新的北京日报 |
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在京颁出中国新闻网 |
河南日报评论员:这一“拳”,打出了自信与豪迈河南日报 |
蔡国强艺术展亮相故宫人民日报海外版 |
宁波慈城东门村遗址:五千年时光更迭这个聚落从未缺席光明日报 |
互联网医院“华山速度”是如何炼成的文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