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12/23光明日报
手机查看
太极申遗、盲盒出海背后是立体的中国
【文化评析】
太极拳申遗成功;盲盒出口超过120个国家,出口额同比增长400%——两则“风马牛不相及”的新闻,其实有着共同指向,那就是传统与现代并存的中国文化,以及一个丰富多元的“立体中国”。
中国文化是什么?如果你问身边人,很可能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答案。因为中国文化的丰富性难以穷尽。但是,如果你向一个遥远国度的人提问,答案就会单调许多——令人遗憾的事实是,中国文化在国外普通民众中的知晓率不太高。
中国以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著称于世,丝绸之路联通中欧,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风靡欧洲。时至今日,在凡尔赛宫等欧洲的宫殿里,还可以看到大量“中国元素”,一窥当年“中国风”的热度。然而,很多欧洲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仅仅停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层面上。关于中国文化,京剧、功夫、丝绸、瓷器、茶、龙、太极、红灯笼,就是他们提及最多的词汇。
中国文化当然不只有传统文化,中国形象也不应该简化为传统文化里的那个“风雅中华”。丰富多元、立体多面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形象,应该被更多海外民众看见、熟知。当下的中国人正在热火朝天地生活着、创造着。他们的故事跌宕起伏,他们的喜怒哀乐生动活泼,他们的文化创造、艺术实践,既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作为根基,又融合了当下生活的火热与鲜活。这些都更容易与各国人民心灵相通、产生共鸣。
事实上,当下中国的文化创造,仅仅借助市场的力量就已经扬帆出海。20多年来,中国网络文学强势崛起,就是一个十分鲜活的文化现象。近几年,中国网络文学已经大量输出东南亚、欧美等地区,赢得大批海外读者的青睐。现在,中国的盲盒又以惊人的增长速度出口海外,引发消费热潮。
太极拳成功申遗、网文和盲盒成功出海,都可以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珍贵价值,也要意识到当下生活方式和文化创造的独特魅力。在对外文化交流和海外文化推广中,应该摒弃“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条条框框,既要推介优美、优雅的“殿堂级”传统文化,也要勇于展示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把他们的人生故事、文化实践和艺术创造的成果告诉世界。
日韩等国与我国的历史文化背景相似,他们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日本不遗余力地向外推广动漫文化,最终大获成功。目前日本动漫已经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门类,动漫形象也成为最能代表日本的文化形象之一。韩国走得更远。一场政府主导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主角很可能是一群“潮流”明星,表演一场劲歌热舞。正是对流行文化的重视扶持,最终掀起了席卷亚洲、影响世界的“韩流”。韩国文化也随着韩国的流行明星和影视作品走进亿万观众的心灵。
与此对照,中国的网文、动漫、盲盒、流行文化,以及它们所代表的生活方式都还在承受着不小的舆论压力。让它们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担起“文化名片”的重任,还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情。毫无疑问,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具有很多优势。独特性赋予传统文化很高的识别度,太极拳、京剧脸谱一出现,老外一看就明白“中国来了”。千百年历史和时间的沉淀,无数人呕心沥血的探索和创造,无数心灵殚精竭虑的锤炼和升华,都使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国文化最精华的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美、典雅、灵动、神秘,也使其迥然相异于域外文化,让许多国外民众深深着迷。然而,在充分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更加自信地面对当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创造,更加全面充分地展示丰富多元、立体多面的中国文化,确实是一个应该重视、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封寿炎,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陈海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不止《大闹天宫》 “张光宇艺术12燃”大展解码艺坛先驱中国新闻网 |
读屏时代年轻人如何专注读书——来自第二届深圳书展的声音光明日报 |
陶庆梅:戏剧也需要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北京青年报 |
重庆:让红岩革命文物“活”起来新华网 |
国家文物局:突出考古和历史研究 生发文物保护新气象新华社 |
“巾帼英雄”冼夫人北京“再现”:粤剧《谯国夫人》在京首演中国新闻网 |
《巡回检察组》原著小说《人民的正义》正式出版发行中国新闻网 |
韩美林两大艺术展在深圳联袂开幕 全面呈现“美林的世界”中国新闻网 |
大型民族交响乐《关公颂》在山西大剧院上演中国新闻网 |
赖声川:选难的戏做,再发明新的北京日报 |
首届“俄中文学外交翻译奖”在京颁出中国新闻网 |
河南日报评论员:这一“拳”,打出了自信与豪迈河南日报 |
蔡国强艺术展亮相故宫人民日报海外版 |
宁波慈城东门村遗址:五千年时光更迭这个聚落从未缺席光明日报 |
互联网医院“华山速度”是如何炼成的文汇报 |
凉山脱贫攻坚电视剧《金色索玛花》登录央视文汇报 |
激情滑雪光明日报 |
折射早期边疆与内地的密切关系光明日报 |
浙江黄岩沙埠窑遗址考古发掘获重要收获光明日报 |
读屏时代年轻人如何专注读书光明日报 |
百年油纸伞焕发生机光明日报 |
田沁鑫:带着感恩之心当院长北京日报 |
建党百年献礼影片《火种》开机北京日报 |
杨婷话剧新作《误会》元月首演北京日报 |
《赵城金藏》遗珍逾五千万元成交北京日报 |
京剧张派大家薛亚萍收侯美为徒北京日报 |
一年推进21家企业上市 广州基金投资成果丰硕广州日报 |
择佳邻为伴广州日报 |
在门外挂串风铃广州日报 |
日本茑屋书店在沪开首家店 有“全球最火书店”之称中国新闻网 |
《信仰的味道》:打造一部年轻人爱看的红色经典音乐电影中国新闻网 |
助力“申遗” 中国泉州文化遗产研究院揭牌成立中国新闻网 |
培源剧目孵化计划首期5部剧目完成首演 第2期征集启动中国新闻网 |
宋徽宗的《瑞鹤图》是否带来了祥瑞新华网 |
“共情·联接”艺术展免费向公众开放中国新闻网 |
敦煌吐鲁番文献“最后的宝藏”整理出版新华网 |
北京天坛建成600周年历史文化展开幕中国新闻网 |
家附近有书店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