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05北京晚报
手机查看
▌黎晓宏 宗春启
到腊月二十三这天傍晚,家里的男主人要在灶君像前供上香烛钱粮,糖瓜、关东糖、南糖。糖瓜和关东糖都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黏性很大的糖,米黄色,外挂白霜。糖瓜有棱似南瓜,大小如鸡蛋;关东糖呈条状,内有蜂窝小孔;南糖呈片状,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内含芝麻或花生。
供桌上除了糖以外,还有一碗凉水、一盘草料—灶王爷上天岂能走着去?得骑马呀。这草料、凉水就是给灶王爷的坐骑预备的。
供品摆好后,点燃香烛。一边上香礼拜,一边祈祷着:“好话多说,不好话少说。”再拿根关东糖,往灶口上一抹,意思是让灶王爷上天汇报的时候,嘴上甜一点,只说好话。等到上的香燃尽,就将灶神像、钱粮草料在灶前一同焚化,并把凉水泼到地上。祭灶的仪式宣告结束。糖瓜呢,自然归孩子们享用。甜倒是很甜,就是粘牙。关东糖稍好些,一咬就碎,酥又甜。
讲究的人家,在祭灶这一天还要在院内中央,或者主屋房门之右边,摆放一张大方桌,叫作“天地桌”,供迎神之用。桌上将写着“天地神祇之位”或是“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供在中央,摆上香炉、烛台,还有各种供品:各种干果、点心。一般是从糕点铺定做的“蜜供”—一种专为做供品的蜜制面食,用一根根油炸的、外裹蜜糖汁、有如小手指粗细的熟面棍儿搭起来的金字塔,小的尺许高,大的可以高数尺。
家境贫寒,买不起蜜供、点心的,往往会用面和枣自己制作“花糕”—把面捻成条状,圈上一个红枣制成“花瓣”;再用众多“花瓣”组成一朵朵大小不等的“花”;然后把“花”按下大、上小依次摞起来,便组成了一个金字塔状、红白相间的花糕,蒸熟后就可以摆放到供桌上了。这张“天地桌”要摆到正月十五才撤去。
祭灶也好,祭神也好,都具有很强的仪式感。而外在的仪式,往往具有内在的教化意义,包含着深刻的内容。今天的人们,不要仅仅把祭灶看作是一种迷信活动,它更是一种习俗,一种文化。对于尚不开化的老百姓而言,相信冥冥之中鬼神的存在,是一种法律约束和道德约束之外的补充约束。让他们心存一种敬畏、一种顾虑,使之不敢说污言秽语、不敢做伤天害理之事,这对人,对己,对家庭,对社会,恐怕都不是什么坏事。
进入新中国,破除封建迷信,人们不再供灶王爷了,祭灶这种仪式也就不复存在了。
祭灶,在旧时代是开始过年的信号,大人祭灶的时候,小孩子们就开始在院子里、胡同里燃放爆竹了。这声声爆竹宣告着,过年的序幕已经拉开。所以,腊月二十三这天还有个别称:“过小年。”虽然不祭灶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习俗还是流传下来了。(2)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文物牛陪你过大年|二十五,磨豆腐中国网 |
时尚新梦能否助力都市职场女性增长“她力量”文汇报 |
我有一册《女画家周鍊霞》文汇报 |
珍贵“百牛封”定格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文汇报 |
“万物同体”:王阳明思想的晚年发展光明日报 |
广州图书馆197场活动迎新春!广州日报 |
半饱而丰盈的人生广州日报 |
鸡毛毽子广州日报 |
名家金句广州日报 |
注意!劣迹艺人将被联合抵制北京日报 |
国足热身赛国安球员表现出色北京日报 |
网购手绘油画走俏,却也乱象丛生北京日报 |
颜丙涛的成功来自于努力和自律北京日报 |
时代少年团等获彩排邀请函北京日报 |
新科技给央视春晚带来沉浸式体验北京日报 |
北京书协门头沟区送春联福字北京日报 |
王蔷张帅进入凶险下半区北京日报 |
“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开幕新华网 |
“十二生肖”主题文物亮相南京贺新春中国新闻网 |
广州展出百余件醒狮精品贺新春中国新闻网 |
46家机构参与网络视听“就地过大年 欢乐春节档”中国新闻网 |
纪录片《闽宁纪事》开播 再现闽宁对口协作珍贵历史影像中国新闻网 |
国图与读者暖心相约 线上线下过大年中国新闻网 |
《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发布 “劣迹艺人”或被永久抵制中国网 |
大运河河北沧县段发现明代弘治年间谕祭碑新华网 |
荆轲刺秦的大殿遗址被找到了?考古人员却说……中国新闻网 |
注意草书写法!别把“祸”字当“福”字人民网 |
北京自然博物馆“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开展中国网 |
平视万物的诗人之心北京晚报 |
一份爱的病理报告北京晚报 |
当代乡土中国的微缩寓言北京晚报 |
走进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北京晚报 |
镜头下的社会变迁档案北京晚报 |
英欧大陆历史的波澜起伏北京晚报 |
教育部印发指南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教材中国新闻网 |
看看北宋贤臣范仲淹怎样交朋友中国纪检监察报 |
文物牛陪你过大年|二十四,扫房子中国网 |
牛年看“牛”——上海博物馆推出牛年生肖文物展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