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06广州日报
手机查看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孙珺/文 王维宣/图) 日前,广州图书馆举办2021年度媒体交流会,方家忠馆长介绍了2020年度广州图书馆的服务情况、2021年春节期间相关安排及广州图书馆之后的发展规划等内容。
据悉,在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广州图书馆近期共有15万册新书上架,并联同各直属分馆以“广州过年 阅读越牛”为主题策划了197场线上线下读者服务活动。
其中,儿童与青少年部为孩子们准备了2021个阅读礼包,凭广州图书馆少儿读者证到南四楼服务台领取礼包后,可以按提示在线上平台进行阅读打卡等,在家就可以参与阅读活动。
广州图书馆还为孩子们策划了60场活动;为了吸引留穗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来图书馆,广州图书馆面向留穗过年的家庭及外籍人士等策划了59场活动,并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策划了4场活动。
春节期间的197场活动中,既有线下限制参与人数的小型活动,也有不限人数的在线文化活动。
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也准备了“光影·看中国/探自然/观天下”系列主题纪录片以及“俺爹俺娘——中国人的家庭记忆和乡村岁月焦波影像展”等展览;而在线展览方面则有“签·约世界”等。
此外,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广州图书馆将继续限流接待读者,入馆读者须测温验码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线下活动均为50人以内的小型活动,参加活动将实行双预约,即入馆须预约,参加活动须预约。
广州少儿图书馆也有多场春节活动
又讯 (全媒体记者 孙珺) 留穗过年花城有爱。为丰富留穗群众的文化生活,广州少儿图书馆为广大市民尤其是小朋友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春节玩具专题活动、七色花亲子绘本故事会、“看漫画,猜古诗”、影视分享营等,以及一些线上活动。
据悉,2021年春节假期(2月11日~2月17日)照常开放,开放时间为9时至17时。场馆继续以网络分时段实名预约方式提供服务,请进馆读者主动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文物牛陪你过大年|二十五,磨豆腐中国网 |
时尚新梦能否助力都市职场女性增长“她力量”文汇报 |
我有一册《女画家周鍊霞》文汇报 |
珍贵“百牛封”定格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文汇报 |
教育部印发指南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教材中国新闻网 |
看看北宋贤臣范仲淹怎样交朋友中国纪检监察报 |
文物牛陪你过大年|二十四,扫房子中国网 |
牛年看“牛”——上海博物馆推出牛年生肖文物展新华社 |
穿越46亿年来看你——走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新华社 |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光明日报 |
2021年“欢乐春节”活动线上传递春节文化年味新华网 |
国务院批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2022年申遗云南网 |
南京:城门挂春联 喜庆迎新春新华网 |
北京:2021年春节景观布置全部到位新华网 |
“欢乐春节”线上系列活动在法国拉开帷幕新华网 |
岭南与海派花鸟画交流展广州开幕广州日报 |
赏“居廉珍品”,品“撞水撞粉”广州日报 |
舞台“瞬间”化作纸上“永恒”广州日报 |
春到桃花涧广州日报 |
心灵除尘广州日报 |
名家金句广州日报 |
朴素文字唤起那时的美好记忆北京日报 |
北京人艺春节直播话剧现场演出北京日报 |
“单弦皇后”别舞台 弦韵蕙芳应犹在北京日报 |
9家院团百名艺术家带来44场演出北京日报 |
《猫和老鼠》大电影定档“闹元宵”北京日报 |
半世纪情谊见牛图北京日报 |
春联里的医者仁心北京日报 |
明亮的冬天北京日报 |
饺子里的亲情北京日报 |
过年的记忆北京日报 |
姑姑的致富路北京日报 |
别样“爆竹声”北京日报 |
太太和爷爷北京日报 |
春联送福北京日报 |
“云端”赏灯线上展演 古城西安年味“不减”中国新闻网 |
走进云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新华网 |
单霁翔: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保护是亿万民众的共同事业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