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07北京晚报
手机查看
▌喻丰
我的儿子快四岁了,我这么大的时候应该还在家里玩泥巴,而他的同学有报名学英语的、有报名学音乐的,还有报名学武术的,不一而足。通常家长对待孩子的早期教育都是相当重视的,不重视的家长也会看看孩子同学都报名学了什么,干脆就跟着一起去,反正孩子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我的同事就是英语老师,但是她说她教不了自己的孩子,还给孩子报了个英语班。你看看,大学英语老师教不了自己孩子的英语,我不怎么理解。我说你家孩子学到英语了吗?她说我觉得有个环境去听听也挺好的,别人都上了,我不去报名,这我打心里都过意不去,显得我好像很穷似的。
说真的,大部分给孩子报名上辅导班学习的家长很多时候都是为了花钱给自己买一个心理安慰。而且,我们这些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其实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擅长什么,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我们大人自己的感受。你小时候被人欺负过,你就让孩子学武术;你觉得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你就让孩子学珠心算;你小时候练过字,你就让孩子学书法;你英语不好听不懂老外说话,你就让孩子去学英语。我们不都这样吗?但是其实真的去学习什么,首先还是要看孩子的能力。
但是有些能力,孩子还是要加强的,这就是飞速变化的时代必须要他们去适应的。我爸跟我说,以后是人工智能时代,现在好多孩子学编程啊,我们要不要让孩子学编程?我说,孩子还小,他理解了语法、逻辑和数学运算之后再学其实要快很多的,现在倒是没有这个必要,以后这件事情普及了,我觉得就像学习一门外语一样,并不会特别困难。而且我记得英国社会学家弗雷和奥斯博内的研究预测,在未来社会里,写人工智能代码的程序员有48%的可能性其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非常讽刺。最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反而是我们这些心理学家,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还不到4.8%。慢慢很多职业会消失,电脑打字员、司机、纯粹体力劳动者这些职业其实越来越少了,因为机器都有取代他们的可能。
究竟什么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更加重要?这个问题引发我的思考。我曾写了一段话,告诉参与这个课题研究的人说:未来人工智能社会飞速发展,机器人作为人类的创造产物,它很有可能在未来与人这个本体相脱离,自己成为主体而且反客为主,反转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人类。而我们这些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会在不久的将来面对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比如算法开始替代人类做出选择,一些原来只有人类能做的工作将会被机器人所取代。所以基于这些人类将要面临的挑战和重大的社会变革,人类自身所需要的能力也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我还询问研究参与者:人类自身的哪些能力将在未来社会变得更加重要,而哪些能力又会在未来变得不重要;哪些能力始终会是人类的标志性能力,而哪些能力又是可以被机器人所替代的?
我上面这样说只是想给人造成一种未来社会机器人对人的威胁感,增强人们对于自身能力的思考,并不代表我认为人一定会被及其取代。在之后的众多实验中,我也都用了这样的威胁描述来对比对未来社会一般性的描述。我们集合了心理学对于人性定义的各种理论,又在课堂上搜集了真实学生的答案,找出了百余种人类能力,让实验参与者来评分。结果很有趣,我们发现,这些能力按照重要性排序为:创造力、思考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学习能力、思想有深度、想象力、自我克制、人格、自由意志、道德、自我约束、灵活思维、意识、坚持道德价值观、觉知到自我、控制情绪、信念、分辨对错、逻辑思考、求知欲、主动行为能力、体验快乐能力、爱的能力、有文化、沟通能力、审美能力、自省能力、朝向目标努力的能力、反对不道德行为的能力、赞扬道德行为的能力等。
我们也发现,有一些能力被民众判断为在未来并不重要,按照重要性排序为:感受饥饿、进行计算、尊卑观念、体验疼痛、感受劳累、感受恶心、体验恐惧、感受尴尬、闻到气味、感到生气、遵从指导来学习、感觉温度、感到抑郁、感受愤怒、听到声音、感受到不尊重的能力、记住东西、记忆能力、看到东西的能力、再认他人的能力、感受压力的能力、体验愧疚等。
稍加归纳便可以发现,人们认为,在未来更加重要的能力是道德、理性、审美、能动、快乐等;在未来变得更加不重要的能力是一般认知能力、身体能力、消极情感等。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一般认知能力(像记忆、计算),身体能力(像举重、抓握),这些机器人肯定强过我们,而人们一般认为的情绪,其实只有积极情绪更加重要,而消极情绪不那么重要了。像道德、理性、审美、能动、快乐,这些会在以后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这是机器人可能没法做到的事情。
我并非说数学、记忆这些能力不重要,我是呼吁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塑造他们对真善美的需求和偏好。这不是在喊口号,研究结果表明未来需要这样的能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春意满神州?他乡是故乡”临展在京举办 为城市建设者送文化送温暖中国网 |
黄庭坚:谪居巴蜀六年 文墨垂范千古(上)华西都市报 |
中国风筝亮相新西兰最大风筝节新华网 |
北京地铁故事北京晚报 |
征稿征画北京晚报 |
文物牛陪你过大年|二十五,磨豆腐中国网 |
时尚新梦能否助力都市职场女性增长“她力量”文汇报 |
我有一册《女画家周鍊霞》文汇报 |
珍贵“百牛封”定格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文汇报 |
“万物同体”:王阳明思想的晚年发展光明日报 |
广州图书馆197场活动迎新春!广州日报 |
半饱而丰盈的人生广州日报 |
鸡毛毽子广州日报 |
名家金句广州日报 |
注意!劣迹艺人将被联合抵制北京日报 |
国足热身赛国安球员表现出色北京日报 |
网购手绘油画走俏,却也乱象丛生北京日报 |
颜丙涛的成功来自于努力和自律北京日报 |
时代少年团等获彩排邀请函北京日报 |
新科技给央视春晚带来沉浸式体验北京日报 |
北京书协门头沟区送春联福字北京日报 |
王蔷张帅进入凶险下半区北京日报 |
“2021年中东欧国家优秀影片播映活动”开幕新华网 |
“十二生肖”主题文物亮相南京贺新春中国新闻网 |
广州展出百余件醒狮精品贺新春中国新闻网 |
46家机构参与网络视听“就地过大年 欢乐春节档”中国新闻网 |
纪录片《闽宁纪事》开播 再现闽宁对口协作珍贵历史影像中国新闻网 |
国图与读者暖心相约 线上线下过大年中国新闻网 |
《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发布 “劣迹艺人”或被永久抵制中国网 |
大运河河北沧县段发现明代弘治年间谕祭碑新华网 |
荆轲刺秦的大殿遗址被找到了?考古人员却说……中国新闻网 |
注意草书写法!别把“祸”字当“福”字人民网 |
北京自然博物馆“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开展中国网 |
平视万物的诗人之心北京晚报 |
一份爱的病理报告北京晚报 |
当代乡土中国的微缩寓言北京晚报 |
走进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北京晚报 |
镜头下的社会变迁档案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