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07中国新闻网
手机查看
【开腔】编者按:
对话热门人物,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一人一面,还是一人千面?开腔,不只是语言的交流,更是灵魂的触碰。在这里,新闻主角变得更加立体。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7日电 题:对话赖声川:说一个人的演技好,意味着他的戏假
记者 袁秀月
即便不熟悉戏剧的人,对于《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应该也不陌生。金士杰、李立群、林青霞、黄磊、袁泉、何炅、许晴、谭卓、胡歌都曾是这两部戏的戏中人。
胡歌在《如梦之梦》中饰演青年五号病人,许晴饰演顾香兰C。央华戏剧供图
它们的编剧、导演是同一个人——赖声川。从1984年首部舞台剧到现在,赖声川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创作输出。最近倪妮主演的《幺幺洞捌》以及《宝岛一村》《千禧夜·我们说相声》陆续在各地上演。但他最大的尝试是,录制了真人秀《戏剧新生活》。
综艺能让戏剧出圈吗?作为导演,他对演员演技以及观众又怎么看?中新网专访了赖声川。
《戏剧新生活》剧照
这是快速接近年轻人的途径
赖声川曾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参加《戏剧新生活》的三个理由,一个是黄磊保证他在这个真人秀中“能够做真人,不需要任何虚情假意”;一个是他可以去乌镇故地重游,同时计划今年的乌镇戏剧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他希望能借此让戏剧行业里的人发光。
近几年,综艺节目带火了很多小众文化,说唱、乐队、街舞、音乐剧相继出圈。《戏剧新生活》第一次把镜头对准戏剧,一帮戏剧人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合作排戏赚钱,经营一个剧团。在节目中,赖声川的头衔是艺术委员会主任,他的职责是,当8位戏剧人排好一出戏后,从专业角度给出建议和演出许可。
《幺幺洞捌》海报
在泛娱乐化的生态里,这是一个相对严肃且有难度的尝试。赖声川也承认,确实,在现在这个时代里,大家能够看的东西很多。如同他在《幺幺洞捌》里写过,有了网络,一切都变得“平等”,伟大的东西跟暴力的东西可以同时被看见,高雅的和低俗的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获取。
“但,这又是快速接近年轻人的途径。”赖声川说,他看到《戏剧新生活》这个节目有可能帮助整个戏剧生态,他觉得这个动机是很好的,所以他就加入。
《戏剧新生活》海报
“一个人的演技好,是一种贬义,意味着他的戏假”
节目中,8位戏剧人分别是刘晓晔、修睿、吴彼、赵晓苏、刘晓邑、丁一滕、刘添祺、吴昊宸。跟很多综艺节目全是明星大咖不同,这些戏剧人都没什么名气。在节目介绍中,也显著地写着“‘无名’戏剧人生活生产真人秀”。
这是很多小众文化刚进入综艺节目时都会遇到的尴尬。尽管从戏剧行业来说,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佼佼者。丁一滕曾获得壹戏剧大赏“年度新锐导演”,刘添祺的《鸡兔同笼》曾获得乌镇戏剧节青年竞赛单元最佳戏剧奖……
《戏剧新生活》剧照
也有人将《戏剧新生活》归入演技类综艺,认为8位戏剧人要同台竞技,展现“炸裂式”的演技。
说到这里,赖声川忍不住辩驳。他说,其实他一直对“演技”这个词很有意见。“我一直认为在我们行内,全世界皆然,说一个人的演技好,是一种贬义,意味着他的戏假。如果是用技巧,结果当然就是假。表演就是自然,自然融入角色、自然表达角色。这里面有没有技巧?当然有,但不是所谓的那一种技巧,随时暴怒或者随时咆哮。当然,如果角色真实需要那样,也是应该的。”
《戏剧新生活》剧照
赖声川同时申明,《戏剧新生活》的目的并不是让选手之间比赛或者互相厮杀,而是要看八个人如何合作,以不同的创作理念和表演训练体系做出一些好作品。他希望这个节目,真正让观众,让不认识戏剧的观众,接近戏剧行业的真实情况。
《戏剧新生活》也请来了黄磊、何炅、乔杉、梅婷等多位明星,但节目并没有满足于用他们来吸引流量,而是通过展现戏剧诞生的过程以及戏剧人的才华来吸引观众。目前,《戏剧新生活》豆瓣评分为9.3分,也是严敏导演继《极限挑战》《说唱新世代》后的又一部口碑综艺。
豆瓣截图
如果你想追观众的品味,那你是永远追不到的
8位戏剧人合作的第一个话剧是《养鸡场的故事》,讲述了养鸡场中一只不愿意下蛋的鸡,心心念念想去看海的故事。一个儿童剧感动了很多成年人,有网友评价,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个勇敢踏出鸡棚去追梦的小兰。
《戏剧新生活》剧照
在验收节目时,赖声川有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你们不要怕深度,小孩是有深度的。”
对于所有创作者来说,对观众的态度永远是不可避免的话题。在更为市场化的影视领域,大批创作者通过大数据来揣测当下观众的喜好,但很多时候,观众并不买账。
赖声川又怎么处理和观众的关系?
他执导的《如梦之梦》有个特别之处,剧场是环绕形式的,舞台中央设有莲花池,观众可坐在中间看表演。赖声川说,莲花池的灵感就来自于他在印度看到的信徒。“所有人都按顺时钟方向绕着佛塔,绕着神圣的物体。放在这个戏中,我想到,神圣的物体不就是观众吗?我们就绕着观众吧。于是莲花池就诞生了。我非常尊重每一位观众的看法,但我不依赖这样的看法。”
《戏剧新生活》剧照
赖声川曾在乌镇与戏剧大师铃木忠志有个对谈,一位观众问了类似的问题,铃木忠志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你是想做给观众看,是不是?”“对。”“那你是生意人啊。”赖声川觉得这一语道破。
“作为一个创作者,是要做一个你认为观众会想看的戏呢?还是你去想观众要怎么看。我自己的答案是后者,我不管观众,因为我很幸福有一个好的团队,如果我有一个构想,要做一个什么戏,他们就在评估了,这个作品到底有没有人看。分享一个我认为的真理,如果你想追观众的品味,那你是永远追不到的。那是一个大的陷阱,你以为你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其实不然。”
《戏剧新生活》剧照
戏剧永远会是小众
在《戏剧新生活》开头,黄磊说,他希望戏剧成为一道在生活高墙上的裂缝,让光可以照进来。“希望每一个人在生活中的失去、错过、遗憾,戏剧都可以还给你。”
赖声川写在“上剧场”外墙上的一段话也得到很多戏迷的认可——“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仍有很多人站在剧场的大门外。
戏剧小众吗?赖声川直言,戏剧永远会是小众。“但是许多人认为‘小众’影响力大过大众娱乐,因为大众娱乐是速食,很快就被忘记,甚至目的就是要被忘记,是沦为一种打发时间的工具,戏剧则是在记录一个社会重要的故事。”
《戏剧新生活》剧照
比如,赖声川分享,在人类活动里,疫情跟剧场一直都有密切的关系,《俄狄浦斯王》就是反映了雅典那时候的瘟疫。前些年,他们曾去过玉树,希望为地震遇难者,往生的亲属、家人和朋友做一个戏。后来,它成了赖声川一个公演作品的雏形,就是郝蕾、张杰主演的《曾经如是》。他还说到30多年前,有感于相声艺术的衰亡,表演工作坊推出了一个新形式“相声剧”……
在赖声川看来,戏剧要出圈,必须是更多人对于严肃话题,对于生命本身有更大的兴趣,更愿意去讨论许多攸关生命的重要议题。“我不期待真正的戏剧可以成为大众文化,但是透过《戏剧新生活》这个节目,希望更多人在生命中有体验舞台剧的美好经验。”(完)
【编辑:王诗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长沙为世界媒体艺术注入东方“活力”中国新闻网 |
北京人艺上演《社区居委会》《我爱桃花》 大小剧场陪观众过大年中国网 |
文物牛陪你过大年|二十七,宰只鸡中国网 |
画家吴冰多幅画作“入驻”外国大使馆新华网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将更多走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新华网 |
云端剪纸迎新春新华网 |
乌鲁木齐: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新华网 |
上海:春节将至年味浓新华网 |
说说纪年法文汇报 |
迎新年,上博历代绘画馆“上新”典藏精品文汇报 |
以近5.95亿元成交!今年首个重要拍卖纪录诞生文汇报 |
纪录片《我们的传奇》聆听传统文化的时代声音中国新闻网 |
农历牛年推“牛劲十足”公益展 百余件展品诠释“牛”概念中国新闻网 |
宁夏:国际友人体味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新闻网 |
“春意满神州?他乡是故乡”临展在京举办 为城市建设者送文化送温暖中国网 |
黄庭坚:谪居巴蜀六年 文墨垂范千古(上)华西都市报 |
中国风筝亮相新西兰最大风筝节新华网 |
北京地铁故事北京晚报 |
征稿征画北京晚报 |
善用压岁钱 培养金钱观北京晚报 |
人工智能时代什么能力最重要北京晚报 |
《奇树国历险记》北京晚报 |
辞旧必做北京晚报 |
此路是我开北京晚报 |
福牛北京晚报 |
上海交响乐团举办2021新春音乐会新华网 |
吴山明先生走了 但人间有他画下的“长线”钱江晚报 |
“春暖一江水 畅XIANG彩云南”跨国春晚10日启动中国新闻网 |
传承非遗文化 唐代宫廷燕乐《鼓》首演中国新闻网 |
法国发行牛年生肖纪念邮票新华网 |
春节期间全国4000余部网络视听新节目上线新华社 |
辽宁省博物馆展出60多件馆藏“牛元素”文物新华网 |
山水寄胸怀——浅谈何香凝及其艺术创作光明日报 |
摈弃“野蛮生长”,走向“稳健成长”——把脉当下网络文艺发展现状光明日报 |
文物牛陪你过大年|二十六,炖年肉中国网 |
网络上的“段评”,就像是一场“表演”光明日报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新近购藏马克思六封书信手稿原件人民日报 |
国家网信办启动2021“清朗·春节网络环境”专项行动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