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14北京晚报
手机查看
户力平
银鼠辞旧岁,金牛迎新春。2021年是农历辛丑年,丑在十二生肖中配属牛,俗称“牛年”。在京城数以千计的街巷地名中以“牛”为称的有数十个,溯其渊源,多有掌故。
前牛角胡同 TAKEFOTO供图
牛角胡同、牛犄角胡同、牛蹄胡同
因地形而得名
北京城曾有过多条牛角胡同和牛犄角胡同,至1990年尚存5条可寻,而今多已消失。
东城有牛角胡同,位于东花市大街与花市斜街之间,明代因两条胡同连起来好似牛角的形状,故名,属崇北坊。清代光绪年间统称牛角湾,民国时期沿用。1965年以所处方位改称北角湾胡同、南分角湾胡同。这一带原是坟地和臭水沟,居民生活贫困,曾称穷八家、八间房,1949年以后得以逐步改善,而今已拆除,建成楼群小区。
牛犄角胡同位于东城崇文门外,因形如弯曲的牛角得名,清光绪年间这里是臭水塘,因清末在此开设戏园,得名广兴园。当时的牛犄角胡同长不过几十米,十分狭小,附近还有鸟枪胡同、火鸡胡同。1965年地名修改时,这三条小胡同并入广兴胡同,今已不存。
东牛角胡同与西牛角胡同均属西长安街街道,明代为小时雍坊,清代为镶红旗地界。其中东牛角胡同为南北弯曲走向,北起太仆寺街,南至力学胡同,长140米,因早年间胡同弯曲,形似牛角,故清代称牛角胡同。1911年以后,为与太仆寺街西段的牛角胡同相别而改称东牛角胡同。西牛角胡同北起太仆寺街,南至堂子胡同,长100米,最窄处不到1米。也因早年间胡同弯曲,形似牛角,清代称牛角胡同,也称牛犄角胡同。1911年以后改称西牛角胡同,与东牛角胡同相对。清代及民国以来,一直为平房区,今属太仆寺街社区。
前牛角胡同与后牛角胡同均属新街口街道,地处西直门大街北侧,明代为日中坊,清代属镶红旗地界。其中前牛角胡同东起后牛角胡同,西至北草厂胡同,长130米,因早年间胡同弯曲,形似牛角,清代称前牛犄角胡同,与后牛犄角胡同相对,1965年改称前牛角胡同。后牛角胡同西起大丰胡同与五根檩胡同、北草厂胡同相连,东部南折至永泰胡同,长110米。清代称后牛犄角胡同,1965年改称后牛角胡同。
牛犄角胡同属原西城区丰盛街道(今属金融街街道),明代为咸宜坊,清代属镶红旗地界。东起能仁胡同,西至太平桥大街,长94米。清代称牛犄角胡同,因其短而窄,以形似牛的犄角而得名,属镶红旗地界。1911年后改称留题迹胡同。坊间传说,早年间该胡同内有卖盐水牛蹄筋的商贩,故名牛蹄子胡同,因不雅而被谐音为留题迹胡同。从字面上看,“留题迹胡同”之名难解其意。进入21世纪,该胡同已踪迹皆无,后建成住宅小区。
牛蹄胡同属原西城区福绥境街道(今属新街口街道)。大致为东西曲折走向,东起翠花横街,西端向南北伸延均西折至东廊下胡同,长189米。清代称牛蹄胡同,因地形得名,为正红旗地界。1911年后谐音为留题胡同,今已不存。
前牛肉湾与后牛肉湾均属西长安街街道,地处宣武门内大街东侧,明代为宣北坊,清代属外城。这两条胡同一东一西相交,略呈Y形。其中前牛肉湾西南弯曲走向,西起宣武门内大街,南至西绒线胡同,长240米。后牛肉湾东北西南曲折走向,东起新昌胡同,南至前牛肉湾,长229米。历史上,此地明代称牛肉胡同,属大时雍坊,清代以街巷呈弯曲状而称牛肉湾,民国初年称牛肉巷。1911年后一折为二,东北部称后牛肉湾,西南部称前牛肉湾。而今前牛肉湾已消失,后牛肉湾尚存,经改建已取直,东起油坊胡同,西至宣武门内大街。
留学路58号“庆三元”饽饽房 TAKEFOTO供图
牛街、牛血胡同、羊肉胡同
因街市得名
牛街位于西城区南部,历史悠久,明代属白纸坊,清代属外城。作为街巷,牛街北起广安门内大街,南至南横西街西口,与右安门大街相连。长645米。据《北京牛街》载:“牛街曾名柳河村、冈上、牛肉胡同、礼拜寺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白纸坊,五牌二十一铺,在新城广宁门、右安门西南角。’有‘……牛肉胡同,大圣安寺,小圣安寺,教子胡同……’从其地名的排列来看,‘牛肉胡同’所指显系今天的牛街。而牛街一名,可能由牛肉胡同一名演绎而来。”
“牛街”之名或开始于清初,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的《日下旧闻》中已有牛街地名出现,但成书时间与《日下旧闻》相近的《冈志》,则仍沿用旧名。另有传说,称牛街曾名榴街,因为这一带曾遍植石榴,形成街巷后以此为街名。后因街中多回民,以制作的牛肉制品闻名,清代将榴街谐音为牛街。但笔者查阅多种北京坊巷籍志,均不见“榴街”之名。1949年以前牛街为土路,后改成柏油路,2001年进行拓建,成为城市主干道。牛街以牛街礼拜寺而知名,始建于辽统和十四年,即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明成化十年(1474年),奉敕赐名“礼拜寺”。经过历代不断翻修和扩建,牛街礼拜寺逐步形成宏伟壮观的古建群体。
牛街西侧有牛街头条至六条胡同,自北向南依次排列,呈东西走向。其中牛街四条原名羊肉胡同,胡同内曾有多家出售羊肉的店铺,据传以哈姓所开羊肉铺“顺盛斋”最大,故名。2000年始,这六条胡同被拆除,建设成牛街西里。
牛血胡同位于天桥街道,南起永安路,北至珠市口西大街,长约435米,宽6米。明清时在城南天桥以北的街巷内开设多家牛肉庄。因宰杀的牛血及污水被排入西龙须沟(今永安路),当地人呼其巷为“牛血胡同”,清朱一新《京师坊巷志稿》沿用其称。清末这里是南城颇为繁华的地段,曾有“小大栅栏”之称。其偏东支路称“高爵街”,因地势较高,后讹称为“高台阶”,其南口路西曾有湖南巴陵(岳阳)会馆。民国初期市政公所在香厂地区进行开发建设,整治牛血胡同和高台阶,将两巷合并,因“牛血胡同”之名不雅而将“牛血”谐音为“留学”,称“留学路”,其实这一地名与出国留学没有任何关系。今设有留学路社区。
菖蒲河公园牛郎桥 TAKEFOTO供图
牛郎桥、卧牛胡同、牛八宝胡同
因景观得名
牛郎桥地处东城南长街南口,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据传朱棣修建北京城时,自比玉皇大帝,将皇宫比做天宫,在皇城外修了一条东西走向的御河,意为天河,并在上游的玉带河上建织女桥,下游菖蒲河上建了一座石台木板桥,曰牛郎桥,两桥遥遥相对。每年七月初七带嫔妃到御河上放灯,意为牛郎织女相会引路,民间有“御河桥畔看河灯”之说。1913年打通南池子大街,把牛郎桥改为石拱桥,后因填平河沟被拆。2002年恢复菖蒲河时重修牛郎桥。
卧牛胡同位于东城珠市口东大街东南,呈南北走向,北至珠市口东大街,南至东半壁街,因早年间街口一石板上刻有卧牛图案,故名。据传这卧牛为清代街中一长者所雕刻,浮雕长五尺,宽二尺六,四边刻有柳叶、荷花、牡丹图案,中间是一只俯卧着的老牛,神态安详,以此寓意勤劳、忠厚,且有安闲、自在之意。1965年该胡同并入安国胡同。
牛八宝胡同属原西城区丰盛街道,明代为金城坊,清代属镶红旗地界。今属金融街街道辖域。其东起香家园胡同,西至阜成门南顺城街,长306米。明代称钮家胡同,以姓得名。清初演化为“牛巴巴胡同”,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北京城地图标注为“牛尾巴胡同”,后雅化为“牛八宝胡同”。关于“牛巴巴”的含义多有讹传,其实这里的“巴巴”,老北京人读作“把爷儿”,是对男性长者的敬称。据传,曾有牛姓长者居住于此条胡同,他崇尚医道,在此开设诊所,其门前置一个硕大的药葫芦,上书“福康堂”三个大字,远远地便可望见,成为街中一景。他自制药剂,经常义务为附近百姓治病。由于医术高超,乐善好施,时人尊称其为“牛巴巴”(“巴”即“爷”之意),由此他所居住的这条街巷也被称为“牛巴巴胡同”,后谐音为“牛尾巴胡同”“牛八宝胡同”。今已不存。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天津:公共文化场馆年味足新华网 |
简牍千里寄相思新华网 |
北京:新春赏花灯新华网 |
书香假日新华网 |
逛古街 品年味新华网 |
《唐宫夜宴》“火出圈”背后:结合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生活成都商报 |
听相声过大年 天津茶馆笑声多中国新闻网 |
诗人王小妮的平凡生活片段:他人即地狱,他人即天堂中国新闻周刊 |
专家谈回归佛首: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微笑的表情中国新闻网 |
“就地过年”观察:文化味“不打折”中国新闻网 |
滇王“存钱罐” 上演激烈“牛虎斗”新华网 |
沈阳:“文化宴”中品别样年味新华网 |
故宫“上新”!宫廷医药文物首次走出库房新华网 |
从“魂归故里”到佛首归来:石窟数字化保护仍在路上中国新闻网 |
吉祥喜庆 融入时代(文化脉动)人民日报 |
动起来、活起来、立体起来,年画涌动“新国潮”人民日报 |
说真的,为什么北方过节喜欢吃饺子?中国新闻网 |
《赢在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光明日报 |
在除秽驱疫中迎新岁过大年光明网 |
这些红色地标,新年缘何如此“红火”?新华网 |
庆丰收(纸本水墨设色)文汇报 |
牛年只有354天!关于牛年,还有哪些知识点?人民日报 |
常德桃花源:文化大餐带来火红的日子光明网 |
“隔着屏幕闻到文化味儿”光明日报 |
百样春节 千里民风北京晚报 |
胡同又闻年糕香北京晚报 |
过大年北京晚报 |
天津的春节北京晚报 |
东北过春节北京晚报 |
画溪的年北京晚报 |
征稿 征画北京晚报 |
总把新桃换旧符北京晚报 |
除夕迎财神 初二送财神北京晚报 |
元明赏灯北京晚报 |
敦煌藏文文献研究在中国日渐活跃:硕士博士加入渐成常态中国新闻网 |
海外流失文物“归晋记”:落叶归根再续中华文脉中国新闻网 |
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新华网 |
古诗词里的春节习俗:新年纳余庆 嘉节启新芳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