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14中国新闻周刊
手机查看
这一年见证了“他人即地狱”
也体验着“他人即天堂”
六个平凡片段
文/王小妮
发于2021.2.8总第984期《中国新闻周刊》
如果用一个形象来描述2020年,这会是个穿防护服的正不断凑近的人。他就是一大团白,连眼睛也躲在护目镜后面,不可能认出这是谁,感受不到他的气味和温度,只知道这是个和我们完全一样的人。
这一年就这么凑近,把一切变得极不普通。
所有人的生活都受到影响,出行受限,能去的地方少了,想见的人也少了,而网络信息爆发似的传递,让我们格外敏锐和脆弱,格外关注那些大事,也格外留意身边毫不起眼的小事。
2月,抱快递的父子
那天下小雨,湿冷,他们在我阳台前经过。正是疫情集中暴发时,刚恢复的快递不能进社区,只能在街边设点,取快递成了很重要的一件事。
可能四周太安静了,显得这两个人走过来的声音很大,先是踩水声。那位父亲三十多岁,抱大纸箱,孩子三四岁,抱小纸箱,两人一前一后步伐整齐,父亲在后面喊口令。前面的孩子很矮,挺在身前的纸箱显得特别大,看样子父子俩正玩个什么游戏,兴冲冲的,很快转弯看不见了。
雨并不大,刚好打湿头发和肩膀。本来这点雨不算什么,纸箱重量也不算什么,但是这是非常时期,想想这父子俩,突然特别特别伤心,好像他们越显得若无其事,越让人伤心,意大利影片《美丽人生》表面讲的不也是一场游戏吗。
2月,距离我这个社区的三公里范围内出现了三处疫情,打开手机就能查到。疫情的迫近让人脆弱,特别经不起事变,谁都不敢说自己是安全的。万一被感染,不管是这位父亲还是孩子,他们哪还有心情喊口令玩游戏,这个父亲一定甩掉纸箱,紧紧搂住自己的孩子,在骨肉分离面前,快递什么也不是。
那些天在阳台上停留的时间比平时多,发现了社区里第一个穿白防护服的,那人每天按时出现,提电喇叭对“市民朋友们”广播,看不出是男是女,他就是最初那十天里的人迹和声音。
3月,肉档小哥
2月上旬开始,大约三天去一次超市,一般是上午十一点出门。
那段时间大家心情多压抑,路上难得见到的一两个人都在急匆匆走路,可能想用急匆匆对抗不安全感。那天在超市门口耽搁了二十分钟,测温枪失灵,一连验了几个人都显示发热,都挡在门口不能进。保安说,走太快了量不准,凉风吹一会再测。结果超市里面没人,五六个人都在门外散热。
好不容易体温正常了,在超市鲜肉档遇见兴致很好的小哥。
是个大个,扎一条看上去有点僵硬的长围裙。
问他能不能绞馅。他说能啊。隔着口罩,也能感觉他笑呵呵的,见到个顾客就想多聊几句。我说帮忙洗干净。他说没问题,随后又说下了水不好,不洗更好,很干净的,都是我早上新开的。
问他一天能卖一头?
他说两头呢。
没想到不算大的超市,空空的没什么人,肉卖得不少。
他提醒我:早早来才好,早早的我这肉都是热的。说着把一大块肉掀起来,用力拍,拍得啪啪响,特别像一个幸福的胖子向食不饱腹的人炫耀自己身上的肉。
买了肉出来,心情不错。
5月,菜市场
那天七点就醒了,这么早最适合去买菜,趁太阳还没升高。
很少早起,没想到小市场这么热闹,好像这儿最先恢复正常了。除了肉菜,能摆的都摆出来了,卖菜刀卖蟑螂蚂蚁药的,卖沙虾小蟹的,卖南瓜苗辣椒苗的。
小市场在城中村里,十几层楼缝间潮湿的小胡同,每天照到太阳的时候不多。1月下旬开始所有能通菜市场的进出口都封了,大路上迎面遇见个人,赶紧互相躲避。到了3月底,那附近有商贩游动了。不做生意,他们吃什么,怎么养孩子,怎么交房租。
早上的太阳照进整个胡同,每个人都好看,和颜悦色的,就为又能挤在一起了。卖肉的口罩在下巴上,叼着烟,卖鱼的给金仓撩水,卖米粉鱼丸馒头豆腐的,全都是几年来熟悉的面孔,戴着口罩也能认出来。常买她鸡蛋的湖南阿姨老远就喊老板娘,见到男的一律喊老板。
湖北蔬菜店也开了,他的香芹红菜苔都格外嫩。有人问:这回在老家待的时间长啊。老板说:早回来了,3月份就回来,出租屋里待了两个月。几个月前他店外拉着大幅隔离布,后来有人在布上挖了个洞,躲在后面从洞口卖豆腐。
我写过的傍晚剥豆子的婆婆也在,她和她老伴儿在推车下面摆两个不同的摊,还是见我就招呼,说今天白茄子好,是别人拿过来的,自家种的,没打过药。
我说:不会吃呢。
她说:好吃,很粉。
每次只要遇见都会买她点什么。她的推车周围还是老样子,几个婆婆围着,两个在帮她剥豌豆,一个和她聊天,挨着推车的婴儿车里正睡觉的孩子,是她孙子。买她的菜几年了,这个早上才发现她有一条腿挺严重的残疾。
市场出口太阳伞下面坐了两个男的,没穿制服,显然是管市场的,抽烟。
一切都在慢慢恢复,可有什么不一样,能感觉到,又一下子说不清。
在小胡同里再次遇见彼此的这个早上特别让人愉快,原来大家都没事,都挺过来了,像是没什么扛不过去的,又能细细碎碎地四处挑菜割肉,盘算这一天吃什么了。尝尝吧,买点吧,吃个鲜吧,突变和意外重逢忽然把这个早上的人都变成了亲人。最治愈人的就是中国的菜市场吧。
回家路上遇见常上门收旧书的阿姨,我顺口说:回来了,你老家就是湖北的呀。她马上纠正我:不,是湖南的。我清楚记得她是湖北人,两个孩子在读大学,都是男孩。也许这时候最不能提的是湖北。
5月,不认识的号码发来短信
有不认识号码发来短信:王姐,你好,我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的某某,出租车司机,多年不见你了,你还好吗?
立刻想起他是谁了,马上回复:这么多年过去,你都好吧,我都好呢。祝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他说:我好,王姐,你好,好人一生平安!
我说:多多保重!如果再去盐池还坐你的车。
他说:谢谢王姐,不过我现在已经在家专心领孙子了。
回他:多好啊,若再去,一定请你和家人吃饭。
他说:欢迎王姐来盐池。
2006年春天去宁夏盐池看朋友,在县城偶然坐过他的车,隔了两天去看盐地,再次约了他的车。
那天刮风,天都刮黄了,出县城往陕西方向走,很快就不见人烟,满眼的野地荒滩,偶尔出现一段长城,说是隋长城。将近中午,远远地有人影挥手拦车,走近见拦车人抱着红棉被,一矮个女孩,说要带娃回婆家。让她上车,女孩扒开怀里的棉被,让我们看她几个月大的小娃。问她多大了,她哇哇哭,说二十二了,前些天和婆婆吵架抱上孩子回娘家,刚又和娘家后妈吵架,抱上孩子要回婆家。
把抱娃娃的女孩送到附近的公交车站,在这坐车能回她婆家。她问我要电话说今后就是亲戚了。这时候,司机师傅说话了:说你这娃,怎么乱认亲呢,你姨还有事,把你送到这都误了你姨的事呢。
我写过这段路遇,没想到隔了14年,这位在大西北的出租车司机能找到我,向我问平安。
看盐池那天,听他讲他曾经随单位派驻到广东惠州淡水做生意,后来公司撤回宁夏,他下岗开上出租车。他说喜欢南方的海,那些年带家人到深圳国商顶层旋转餐厅吃过早茶,担心消费高,不敢点菜,结账时候才知道还没到最低消费每位48元。他感慨他的好时光都留在南方了,回到西北再没见过南边来的人,见到跟见了亲戚一样。
不知道在2020年的5月,他怎么找到我早换过号的电话,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再来南方看海。
7月,和同学去看海
P同学从广州来深圳出差说顺便想来看我,看着她发过来的一行字,感觉我和她见面不能只是吃个饭说说话,我们得一起去看海,这想法一跳出来就特别强烈。
我们的大学就在海边,同学们毕业后只要说到海都依依不舍,在这个特殊的2020年,再晴再热,也必须和P一起去海边看看,不然对不起这一年我们一起经历的。
在小区出车口见面。她说我们六年没见了。
哦,这么久了,好像并没感觉。
深圳夏天的大晴天,特别晒,给她戴了遮阳的帽子,但是她说不需要,好像想被海边强劲的太阳狠狠晒一天。
原本准备走盘山路,没想到道路维修,走了一半被迫返回走高速。这段盘山路风景最好,完全沿着海岸线转,30多年前刚到深圳时去东部海边这条盘山路是必经之路,当时的我和现在的P年龄相仿,刚30岁。
2020年来看海的次数是近些年最多的,4月初海滩都封闭呢就来过,当时很多酒店都停业。5月再来刷健康码才能到海滩。7月宽松多了,几次来都几乎没游人。
沙滩烫人,但天很蓝,天上跑着成朵成朵的大云彩,P去迎着浪头跳,我们使劲笑。后来坐在热沙子上,随着树下的光影挪动野餐垫躲太阳,更多的时候我们发呆,看海上的波浪不绝,想一会没边没际远离现实的事。
又酷热又欢快又单纯的一天,没说什么话,没提过去,也不说将来,就是灵机一动来看海么,简单得很。
P是2020年一起出游的第一位朋友,也是从2019年圣诞几个海大同学一起来家里做客后的半年多里见面的第一位同学。
8月,第一次聚会
星期天,三个在深圳工作的同学说想来看我,听上去说得轻描淡写的,说J要回四川了,过来说话顺便告别。
这是2020年第一次有人来家里做客。约定中午11点到,可他们都走错了路,分别抱着挺沉的西瓜,这么热的天,两伙人等齐了,才一起进门。
他们喜欢吃我包的饺子,事先说好了一起包,韭菜是自己种的,真的有机蔬菜。他们没见过这么细的韭菜,可见平时吃的都是宽叶的,化肥催出来的。他们几个,有2006年入学的,有2010年的,最晚的也认识了十年,都是老朋友。
毕业这些年了,他们还不是很会做饭,笨手笨脚,但态度极好,一起动手忙。在大学上课的时候,也喊他们来家里吃饭,那时他们只管吃不插手,眼睛里没有活儿,现在不一样了,生活才是最严厉的老师。
谁都逃不掉一日三餐,也都慢慢积攒各自不一样的故事,特别在这个2020年。听他们说在深圳买房的不可能。自由职业的D说他今年只干了一个活,坐吃山空,着急也没办法。而J就要离开,她是第二次被深圳的上级公司借调,总是只借不调不行,这次回去可能不容易再来了。Y说实在待不下去,她就去东莞,说得很有点悲壮,大家赶紧劝她说不至于,总有办法能留下,但是谁知道呢。还说到今天有事没来的一个同学就要结婚了,快要摆酒席了。也说到一个大学老师在毕业典礼上告诫同学们,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Y抢着去洗碗,从厨房传出水声和碟子声,我们继续嘻嘻哈哈东一句西一句,一直到天色变暗,好像还舍不得走,他们是想多陪我一会。
今天是2021年的1月11号,这篇记录有了初稿,感觉再没什么可说了,这一年见证了“他人即地狱”,也体验着“他人即天堂”。
上面的六个片段都来自平时的笔记。在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被反复叮嘱训诫:把字写在纸上,就相当于把自己置身于不安全的境地。可是这么多年了,随手记录的习惯始终没有改掉,不然,很多转瞬即逝的细节一定会忘掉,最后可能消失得干干净净,我们可能失去足以信任的过去,所以这习惯也不错。
1月11号,今天的太阳好。太阳好是真的好,它照着每一个人,让人感觉浑身热乎乎的,不管你是谁,有没有染病,有没有做过好事,或者有没有做过坏事,大家都一样。
(作者系诗人、作家,代表作《上课记》《人鸟低飞》《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等)
《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第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编辑:孙静波】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天津:公共文化场馆年味足新华网 |
简牍千里寄相思新华网 |
北京:新春赏花灯新华网 |
书香假日新华网 |
逛古街 品年味新华网 |
《唐宫夜宴》“火出圈”背后:结合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生活成都商报 |
滇王“存钱罐” 上演激烈“牛虎斗”新华网 |
沈阳:“文化宴”中品别样年味新华网 |
故宫“上新”!宫廷医药文物首次走出库房新华网 |
从“魂归故里”到佛首归来:石窟数字化保护仍在路上中国新闻网 |
吉祥喜庆 融入时代(文化脉动)人民日报 |
动起来、活起来、立体起来,年画涌动“新国潮”人民日报 |
说真的,为什么北方过节喜欢吃饺子?中国新闻网 |
《赢在博物馆》: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光明日报 |
在除秽驱疫中迎新岁过大年光明网 |
这些红色地标,新年缘何如此“红火”?新华网 |
庆丰收(纸本水墨设色)文汇报 |
牛年只有354天!关于牛年,还有哪些知识点?人民日报 |
常德桃花源:文化大餐带来火红的日子光明网 |
“隔着屏幕闻到文化味儿”光明日报 |
百样春节 千里民风北京晚报 |
胡同又闻年糕香北京晚报 |
过大年北京晚报 |
天津的春节北京晚报 |
东北过春节北京晚报 |
画溪的年北京晚报 |
征稿 征画北京晚报 |
总把新桃换旧符北京晚报 |
除夕迎财神 初二送财神北京晚报 |
元明赏灯北京晚报 |
敦煌藏文文献研究在中国日渐活跃:硕士博士加入渐成常态中国新闻网 |
海外流失文物“归晋记”:落叶归根再续中华文脉中国新闻网 |
牛牛牛!敦煌壁画中的“众牛相”新华网 |
古诗词里的春节习俗:新年纳余庆 嘉节启新芳光明日报 |
亮相春晚的流失佛首 曲折的归国路成都商报 |
大年初一单日票房创新纪录!广州日报 |
精神过年广州日报 |
动静之趣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