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18新华每日电讯
手机查看
春节档票房创新高,看电影渐成新年俗
新华社北京2月17日电(记者白瀛、魏婧宇、许晓青)据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初步统计,截至17日17时,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达75.44亿元,继2019年59.05亿元后,再次刷新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同时创造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全球单一市场周末票房等多项世界纪录。
进影院看电影新年俗日益巩固
今年春节档票房全部由国产影片贡献。
据统计,《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3》两部影片分别以25.67亿元、34.81亿元票房领跑明显,占据档期总票房的80%。《刺杀小说家》以5.18亿元、《熊出没·狂野大陆》以3.64亿元、《新神榜:哪吒重生》以2.28亿元、《侍神令》以2.07亿元、《人潮汹涌》以1.41亿元跟随其后。
业内人士分析称,经过多年的积极市场培育,节假日期间,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生活的“刚需”,特别是春节期间尤为明显,进影院看电影的新年俗日益巩固。
“服务‘就地过年’,电影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大年初一初二预售超出预期,尤其是一二线城市,票房占比有一定提升。”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韩晓黎说。
喜剧“双龙”掀起观影热潮
在注重合家欢的春节档,观众向来偏爱喜剧电影。今年春节档上演了喜剧电影“双龙会”,强势开局的《唐人街探案3》和精彩逆袭的《你好,李焕英》,先后登顶春节档单日票房榜首。
贾玲跨界导演的处女作《你好,李焕英》,根据同名小品及贾玲亲身经历改编。主人公贾晓玲在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穿越回到1981年,与正值青春的母亲李焕英相遇,并由此触摸到父母年轻时的生活和梦想。
有评论指出,任何高级的技法都比不过创作的真诚,《你好,李焕英》以真实经历、真情实感为创作基础,在笑点中埋着“催泪弹”,用真诚打动了观众。
《唐人街探案3》作为“唐探宇宙”续集电影,又因疫情延期一年上映,上映前已大量圈“粉”。本集中,刘昊然、王宝强的神探组合继曼谷、纽约后,又来到东京调查离奇谋杀案,密室、本格、黑帮等元素“混搭”,意外与悬念相叠加,其合家欢喜剧片定位十分适合春节氛围。
“技术+情怀”支撑春节档百花齐放
今年春节档的两部奇幻片《刺杀小说家》《侍神令》,视效制作水平明显提升,获得观众点赞。尤其《刺杀小说家》,在文学原作基础上完善了故事线,增加了富有想象力和技术含量的视觉特效,将“小说家笔下的虚构世界”和现实生活场景及故事交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刘海波认为,《刺杀小说家》呈现的虚构世界的视听效果,代表了当下中国电影工业的高水平,尽管故事情节仍可商榷,但不失为一部风格独特的奇幻大片。
两部动画电影风格各异。曾以《白蛇·缘起》圈“粉”的追光动画此番推出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带着哪吒等传统神话形象穿越到20世纪,探讨青少年如何更准确地认知自我的话题。《熊出没·狂野大陆》则聚焦亲情、友情及人工智能话题,让孩子们在观影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春节档影片类型进一步丰富、故事题材百花齐放,“技术+情怀”成为电影春节档的新标签。
此外,导演饶晓志在《人潮汹涌》中继续讲述小人物的荒诞喜剧故事,透过两个主人公的身份互换,在探讨普通人生活困境的同时,展现了导演擅长的话剧风格。
刘海波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今年春节档票房取得超75亿元的好成绩,体现了国产电影质量的整体进步、电影人的创作诚意以及观众群体的日趋成熟,相信春节档已经为2021全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编辑:梁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鸟瞰“藏东明珠”——西藏昌都新华网 |
人艺《茶馆》《哗变》经典重现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78.22亿元 比2019年增长32.47%新华社 |
扶贫类影视:为脱贫攻坚增添一抹“亮色”湖南日报 |
就地过年带来“新民俗” 未来的年还可以怎么过光明日报 |
回眸流光岁月广州日报 |
因桥结缘 因爱坚守广州日报 |
票房破78亿! “史上最强春节档”够牛!广州日报 |
打造“慈善潮州”新名片广州日报 |
逾百建设者春节坚守岗位广州日报 |
长假旅游收入近2亿元广州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 线上线下融合路漫漫北京日报 |
《无依之地》:心灵史·精神谱·风情画北京日报 |
一个诗人对文学青年的忠告北京日报 |
插枝梅花迎新春北京日报 |
扫屋清心过大年北京日报 |
盘出王维诗中意北京日报 |
给井干爷拜年北京日报 |
诚信的快乐北京日报 |
我和短视频的故事北京日报 |
爱的录制北京日报 |
令人不快的搞笑视频北京日报 |
劳动之风不辍北京日报 |
酷酷熊垃圾投放人北京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美术馆长假不打烊 市民争相打卡北京日报 |
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定档暑期北京日报 |
《群山呼啸》再现宏大家族叙事北京日报 |
郑达个展呈现机器“生命特征”北京日报 |
三大“软伤”五大“硬伤”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成都商报 |
第28届明斯克国际书展开幕新华网 |
陕西省几个建设项目工地陆续发现几千座墓葬新华网 |
2021元宵戏曲晚会将重现梅兰芳失传剧目中国新闻网 |
春节为世界点亮中国红人民日报海外版 |
龙潭何处觅张园北京晚报 |
社火见于唐宋北京晚报 |
戴红绒花北京晚报 |
火线指挥员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