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18新华每日电讯
杨一苗、韩啸
手机查看
新华社西安电(记者 杨一苗、韩啸)潮霉之气扑面而来,眼前的景象让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杨文宗既震撼又难过。
1200多年前的壁画,虽被时光剥蚀,其色彩、线条仍清晰可辨。但一些原本成组的壁画,却因多年前盗墓者的破坏已经残破不全。
这里是深达12米的盛唐名相韩休之墓。墓室四壁绘有朱雀、玄武、山水、乐舞,画风俊逸、题材罕见。
这是一次对被盗墓葬的抢救性发掘保护。
做好前期准备后,杨文宗屏住呼吸,手执毛刷,轻点均涂之间,加固空鼓部位、修补残缺画面、回贴起翘颜料。
1984年,杨文宗从西北大学文博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文物保护一线工作。在他眼中,一件件存有病害的文物,就像是饱经风霜的“老人”,而自己就是为这些“老人”治病祛疾的“医生”。
“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是从给它们‘搬家’开始。而这些壁画就像是上了年纪的病人,大都存在开裂、空鼓、剥落、发霉等‘症状’,要先给它们吃‘补药’,通过加固稳定让它们‘体力’逐渐恢复,才能开始‘搬家’和‘手术’。”杨文宗说。
墓室中,一阵微风、一束强光,都可能对壁画造成伤害。杨文宗说,有些古墓壁画看似保存完好,其实画面中的胶结质历经千年已经分解无存,颜料以粉状形态附着在壁画表面,一次稍重的呼吸都可能导致颜料脱落。
为了完善规范揭取壁画的技术流程,在制作夹板、烘干、加固、涂胶等各个环节,杨文宗和他的同事们不知反复实验了多少次。他还对以往文物修复中采用的传统工艺、设备及工具进行了多项技术革新,逐步形成了古墓壁画保护修复的行业标准。
韩休墓的抢救性发掘始于2014年,对其壁画的保护与修复是中国文物保护专家进行的一次全新尝试:以全方位科学完整的方式,系统性实施墓葬壁画的保护修复。
仅对壁画“搬家”就用了近两年时间,修复每幅壁画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山水图”“乐舞图”的修复到今天还在继续。
杨文宗说:“这是个需要极大耐心和耐力的职业,比如为了清除壁画上的土锈而不伤及颜料层,一个剔除动作就要重复几千次。”
“我们是文物的‘医生’。当你意识到正在抢救的是一批无价之宝时,成就感油然而生,那是任何其他事情都代替不了的。”回忆30多年来文物修复生涯,杨文宗百感交集。
他用自己的巧手与勤思修复了数千件珍贵文物,不仅包括古代壁画,还有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砖石质文物等。这其中,许多文物都大名鼎鼎:秦代大型青铜龙、唐鎏金铁芯铜龙、壁画《宫女图》《阙楼图》《客使图》等,并参加制作难度极大的秦陵二号铜车马的复制。
1996年,杨文宗参与了中国与意大利首次合作举办的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并在2001年赴意大利罗马进修古代壁画修复技术。杨文宗不仅在实践中成长为行业领军人,从那以后也不断培养年轻人传承文物保护修复技术。
现在,杨文宗会时常去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壁画珍品馆走走看看。这座建在地下的展厅,展陈着章怀太子墓《客使图》《马球图》、懿德太子墓《阙楼图》《仪仗图》,永泰公主墓《宫女图》等壁画珍品近百幅。
这里的许多壁画,杨文宗都参与过保护修复。他说:“这30多年来,我亲历了中国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突飞猛进、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也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技艺的传承与振兴。”
责任编辑:王雨萌
喜迎牛年,一起看看传统文化里的牛有多“牛”! |
乡村春晚:从区域“小欢喜”到全国“大联欢” |
春节期间广电总局限时免费提供优秀作品观看服务 |
外国留学生就地过年:“花式”感受中国“年味” |
生肖牛登上一卡通 范曾畅谈画中情 |
申城文艺院团试水“在线场” 百场线上展演邀市民“云”过年 |
传承青瓷技艺 重现翠色光华 |
《约定》:主旋律题材如何在网生内容中讲好“平凡生活”的有力示范 |
疫情之下,新年俗新风尚 |
陕西去年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510起 |
没想到吧,古代“吃货”们这样过大年 |
《唐宫夜宴》“火出圈”背后:结合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生活 |
《唐人街探案3》:被野心裹挟的用力过猛之作 |
《觉醒年代》还原时代风骨,感召当代青年 |
“雨水”:小楼一夜听春雨 万年如意好音来 |
上海自然博物馆靠什么“吸粉” |
书从北京来:国家图书馆创新文献共享借阅 |
《考古有意思》:女考古学家的“奢望”
|
《褒衣洒脱博带宽》: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
“最火春节档”背后,短视频营销战烽烟滚滚
|
李可染《牧童牛背吹笛图轴》在辽博展出 |
2021河南省春晚缘何被赞“出圈”? |
二十四节气篆刻书法作品欣赏之雨水 |
莫言、张大春:卅载兄弟,挥毫唱和 |
文化惠民“不打烊”!让牛年春节有热度更有温度 |
“这一届”年味儿有点儿时尚——观察年轻的春节文化产品设计者 |
包饺子、看春晚……外国留学生入乡随俗体验中国年 |
2021年电影春节档票房再创新高 进影院看电影新年俗日益巩固 |
《刺杀小说家》:拍出原汁原味的中国奇幻故事 |
贾玲:《你好,李焕英》的喜剧“套路”是真诚 |
《感动中国》特别致敬抗疫英雄 |
作家王占黑:废话三则 |
天龙山佛首海外回归 上春晚引爆全国 |
这个新春“不眠之夜”,你和哪个剧场哪场演出“艺起前行”? |
贾玲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凭什么在春节档突围 |
“把收获和感动写在田野上”——16本农民诗集背后的家国故事 |
甘肃省博物馆牛年“耕”牛:民众不再游客式“打卡” |
“牛元素”文物亮相博物馆 市民就地过“文化年” |
《唐探3》——被野心裹挟的用力过猛之作 |
2021中国电影春节档:不断刷新票房纪录,观众感慨一票难求 |
18日18时44分“雨水”:小楼一夜听春雨 万年如意好音来 |
陕西去年破获各类文物犯罪案件510起 |
书香假日 |
天津:古文化街年味浓 |
上海自然博物馆靠什么“吸粉” |
“这一届”年味儿有点儿时尚 |
牛年春节档成绩史上最“牛” |
郑渊洁500万字新作期待早日面世 |
“跟着电影学党史”展映经典 |
《唐探3》为何赢了票房输了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