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20文汇报
手机查看
李成
麻雀是最常见的鸟类,所在多有。它的形象也最普通不过,只如小儿的拳头大小,一身灰羽,上有或深或浅的麻点,或许这正是它得名的缘由。
麻雀在乡间一年四季都可见到。它们把巢安在人家的房屋里面或屋檐下,占据家燕衔泥筑成的小窝,或就在屋檐钻一个洞,以此为家,生儿育女。见天就出来觅食,同时叽叽喳喳叫得热闹,从不见其作沉思或忧愁状,似乎总是忙得不亦乐乎,没闲空烦恼,这倒跟乡下的农人有几分相似。
麻雀喜欢成群结队活动,有时结的群很大,几十只、一两百只都是有的。它们从栖身的高处飞下来,或飞到别处,常常是一阵风似的,不约而同,不知其中是否有某一只发出号令。其实,麻雀飞得并不远,总不离居所的附近(这使我想起一句讥讽它们的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它们是很恋故土的,这一点也跟农人相似——主要是以前的农人,现在的农人,有一些已习惯背井离乡,到远方谋生了。
麻雀从高处飞落地面,小嘴不停地在草丛间寻觅可以果腹的植物的种子,小小的脚丫在地上跳跃着,即使人走得很近,它们似乎也不惊慌,只当人仿佛伸手可及时,它才淡然地轻松一跳,到不远处继续觅食,伴着轻声啁啾,给人以十分“喜性”的印象。甚至大雪天里,别的鸟类都已绝迹,它们仍叽叽喳喳地飞出来,照样做它们喜欢的事;在穿过竹枝叶丛时,碰得积雪簌簌而落,给一派静谧的环境增添一些细碎的声响,也是蛮让人喜悦的。
但是雪天到底是食物稀少,所以这时往往是乡下的孩子捕捉麻雀的好机会。鲁迅先生在《故乡》里讲的少年闰土教他在雪地捕捉麻雀的经验,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都是有的。我也曾用一支短棍将筛子支在一块扫净的雪地中间,撒上谷物,等麻雀靠近就拉倒那支短棍,满想会将它扣在筛子底下,但我没有一次获得成功。常常是眼看着麻雀走进了筛子下的空地,但一拉绳子,麻雀却灵敏地一跳飞起,逃开了,同时叽喳地叫着,带些惊恐,又像是嘲讽,似乎说它早有准备,逮不住它哩。可见麻雀并不笨,它甚至是很机警的。
我的小伙伴却是逮到过的,即使不是冬天,他们也可能捉一只麻雀在手里把玩,这在我看来真是奇妙得很。我们也曾尝试用弹弓打麻雀,偶尔打中,那麻雀跌落下来,却已受伤,甚至死了。乡民没有吃麻雀的习惯,但下放到村里的上海人却是吃的,这户人家的大孩子很快成了我们的孩子王,没白没黑地在村落间、田野上奔跑、玩耍,当然也免不了去掏麻雀。一般是在晚上行动,大家悄悄地走近村里的队屋、牛栏、猪圈,把手伸进白天观察到的麻雀窝里,将正在梦中的麻雀掏出来,似乎十分顺手。有时屋檐较高,大家还会搭人梯,其实也就是一个孩子爬到另一个孩子的肩上。我那时还小,常常只能做一个看客,眼巴巴地望着掏鸟的孩子,和众人一道不停地问:“掏着了没?掏着了没?”有一次,一个孩子忙不迭地从别的孩子肩上滚落下来:“哎啊!哎啊!”众人忙问出了什么事,他说: “摸着蛇了,摸着蛇了,滑溜溜的!”大家便商议是不是把蛇掏出来打死,可是没有谁敢再上去掏。又有一次,一个小伙伴掏出了几只还没有长毛的雀雏,用手电照照掌心那两三个刚会蠕动的小肉团,有的主张扔掉,有的主张送回窝里。到底还是送回去了,只是不知这几只刚孵出来的小家伙以后命运如何,能否继续成长……
我在古书里读到“雀入大水为蛤”的句子,不知讲的是何道理。但是说明自古就有人关心雀儿的命运。也曾在一首诗里有此一问:“我在童年乡间见到的鸟儿/有没有后裔来到我现在的城市?”这当然是明知故问——我现在居住的城市,与故乡相距一两千公里,即使离家乡不远的城市,恐怕也难有乡间鸟儿的后裔吧。但换个角度想想,我们都是离开了故乡的鸟儿,飞得甚至比鸟儿们更远,更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古人怎么吃?揭秘“有味道”的中国考古中国新闻网 |
“出圈”的央视网络春晚带来哪些启示光明日报 |
牧民斯庆毕力格和他的岩画博物馆新华社 |
“转移性消费”推高今年春节档票房解放日报 |
文旅部:各地要进一步用好地方专项债券 推动文旅重大项目建设中国经济网 |
梁君健:“出圈”的文化节目给媒体融合带来启示光明日报 |
“抡花”庆新春新华网 |
亲爱的凡尔赛奶奶文汇报 |
鸟瞰“藏东明珠”——西藏昌都新华网 |
人艺《茶馆》《哗变》经典重现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78.22亿元 比2019年增长32.47%新华社 |
扶贫类影视:为脱贫攻坚增添一抹“亮色”湖南日报 |
就地过年带来“新民俗” 未来的年还可以怎么过光明日报 |
回眸流光岁月广州日报 |
因桥结缘 因爱坚守广州日报 |
票房破78亿! “史上最强春节档”够牛!广州日报 |
打造“慈善潮州”新名片广州日报 |
逾百建设者春节坚守岗位广州日报 |
长假旅游收入近2亿元广州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 线上线下融合路漫漫北京日报 |
《无依之地》:心灵史·精神谱·风情画北京日报 |
一个诗人对文学青年的忠告北京日报 |
插枝梅花迎新春北京日报 |
扫屋清心过大年北京日报 |
盘出王维诗中意北京日报 |
给井干爷拜年北京日报 |
诚信的快乐北京日报 |
我和短视频的故事北京日报 |
爱的录制北京日报 |
令人不快的搞笑视频北京日报 |
劳动之风不辍北京日报 |
酷酷熊垃圾投放人北京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美术馆长假不打烊 市民争相打卡北京日报 |
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定档暑期北京日报 |
《群山呼啸》再现宏大家族叙事北京日报 |
郑达个展呈现机器“生命特征”北京日报 |
三大“软伤”五大“硬伤”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