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20光明日报
手机查看
如果要问春节期间有哪些文化节目迅猛“出圈”,央视推出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和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应该是榜上有名的。一众“自来水”不吝啬点赞和转发,在年节期间掀起一波传统文化的传播热潮,也展示出视听精品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巨大力量。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集中了各方面的精兵强将,在第一期中为我们展示了典籍《尚书》的精华。伏生等历史人物故事的跨时空讲述,充分发挥了舞台艺术的创新潜质,使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通过舞台演绎完成了当代表达。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图片来源:豆瓣)
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虽然表演时长不足5分钟,但处处体现出艺术的匠心和创新的转化。舞蹈以唐代女乐官进入皇宫进行宴乐表演为基本情节,舞台设计与电视转播借助高科技手段为穿越时空的舞者提供了让人沉浸和震撼的背景环境。节目的大多数要素,如妆容、服饰、舞姿、背景的设计灵感,均来自千年之前的那个传奇时代。而当代舞者的一颦一笑,则让凝重变得灵动、让传统融入当下。
这些节目何以流行甚至“出圈”?它们为视听创作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哪些路径启示?这些问题不该被轻轻滑过。
得到青年群体的共鸣与认可,一直是当代文化工作者的创作命题。这些节目在进行形态创意和主题设置时,都瞄准了当代主流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需求。它们充分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萌、趣、情、识营造共情体验和艺术共鸣,并创新舞台表现手段,将传统元素与当代视角相结合,从而呼应了当代年轻人关心的情感话题和美学话题。《典籍里的中国》舞台上,伏生对于妻子的怀念和对战火逃生的追忆,不仅是简单的史实描述,还可以感受到试图联通古今情感与价值观表达的努力。当这些视听内容得到青年群体的喜爱和认可后,他们会主动分享与点赞,为传统文化注入传播能量。
要承认,《唐宫夜宴》的惊艳和“伏生护书”的动情,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多场景变换和舞美设计等舞台创新,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数字“黑科技”,让古今对话成为可能,让“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有了物质基础,也让时空的穿透力变得真实可感。短视频和社交平台等传播领域的新技术也推动着精品节目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在当下的社会场域中迅速传播并维持热度。
我们可以看到,大屏和小屏的融合与互动,让各自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短视频成为“出圈”的胜负手,传统电视节目中需要针对短视频专门设计动情点和传播点;而长视频则具有完整的知识信息和多元的表达空间,适合集体观看。主动拥抱技术变革,将新技术纳入创意视野,是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网络平台高频度推出各类综艺,且风头一直不减,对传统媒体来说确实构成不小的压力。值得欣慰的是,传统媒体也不乏让观众眼前一亮的精品力作。这启示我们,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虽然在技术革新和资本运作方面,传统媒体或无法走在市场化媒体的前面,但精品视听内容正是传统主流媒体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凭借。事实说明,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传播平台可以拉平起跑线,平衡不同机构之间的既有优劣势。只要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把握文化传承发展的转化规律,那么,传统媒体就仍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的新舞台上大放异彩。
(作者:梁君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古人怎么吃?揭秘“有味道”的中国考古中国新闻网 |
“出圈”的央视网络春晚带来哪些启示光明日报 |
牧民斯庆毕力格和他的岩画博物馆新华社 |
“转移性消费”推高今年春节档票房解放日报 |
鸟瞰“藏东明珠”——西藏昌都新华网 |
人艺《茶馆》《哗变》经典重现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78.22亿元 比2019年增长32.47%新华社 |
扶贫类影视:为脱贫攻坚增添一抹“亮色”湖南日报 |
就地过年带来“新民俗” 未来的年还可以怎么过光明日报 |
回眸流光岁月广州日报 |
因桥结缘 因爱坚守广州日报 |
票房破78亿! “史上最强春节档”够牛!广州日报 |
打造“慈善潮州”新名片广州日报 |
逾百建设者春节坚守岗位广州日报 |
长假旅游收入近2亿元广州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 线上线下融合路漫漫北京日报 |
《无依之地》:心灵史·精神谱·风情画北京日报 |
一个诗人对文学青年的忠告北京日报 |
插枝梅花迎新春北京日报 |
扫屋清心过大年北京日报 |
盘出王维诗中意北京日报 |
给井干爷拜年北京日报 |
诚信的快乐北京日报 |
我和短视频的故事北京日报 |
爱的录制北京日报 |
令人不快的搞笑视频北京日报 |
劳动之风不辍北京日报 |
酷酷熊垃圾投放人北京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美术馆长假不打烊 市民争相打卡北京日报 |
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定档暑期北京日报 |
《群山呼啸》再现宏大家族叙事北京日报 |
郑达个展呈现机器“生命特征”北京日报 |
三大“软伤”五大“硬伤”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成都商报 |
第28届明斯克国际书展开幕新华网 |
陕西省几个建设项目工地陆续发现几千座墓葬新华网 |
2021元宵戏曲晚会将重现梅兰芳失传剧目中国新闻网 |
春节为世界点亮中国红人民日报海外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