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
加关注 微信 电话
微信二维码
新闻热线 0531-
浏览方式:
  • 民族歌剧《英·雄》登国家大剧院 真情动人传唱先烈精神

    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红哟……”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和株洲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排演的民族歌剧《英·雄》24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2021-03-25
  • 长篇小说《艺术之眼》首次翻译出版

    小说《艺术之眼》首次翻译出版。该书由美国“黄金时期”的文学巨匠哈罗德·贝尔·赖特于1914年创作完成,风靡20世纪初美国文坛。小说以20世纪初美国经济高速发展

    2021-03-25
  • 故宫文创“上新” 《文物有灵》解谜手册带你边玩边学历史

    人民网北京3月25日电(刘颖颖)近日,故宫文创以“互动”和“寓教于乐”为切入点,结合解谜游戏与文创产品,推出了一款创新型故宫互动文创产品——《文物有灵》

    2021-03-25
  • 一首《十送红军》为何总让人热泪盈眶

    一首《十送红军》为何总让人热泪盈眶。“这首歌与长征密切相关,它表达了革命根据地人民与红军难舍难分的情感。张士燮曾经谈道 “革命老区人民对红军有着特殊的

    2021-03-25
  • 王蕴明:戏曲现代戏的鼎盛年华尚待来日

    中国戏曲现代戏伴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与发展,由孕育到强健已经走过了百年的风雨历程。就戏曲现代戏的生命历程而言,我认为其尚在成长过程中,这个判断是

    2021-03-25
  • 三星堆新坑发掘:打开古蜀文明的6个“盲盒”

    三星堆新坑发掘全记录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黄孝光发于2021.3.29总第989期《中国新闻周刊》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南岸,一圈高墙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区包围得严严实实

    2021-03-25
  • 黑洞又有新照片 天文学家首次利用偏振观测黑洞边缘

    中新社上海3月24日电北京时间3月24日22时,曾经成功捕获人类有史以来首张黑洞照片的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又为揭示M87超大质量黑洞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

    2021-03-25
  • 这部“庶女”题材小说火了 :她为何能把一手烂牌打好?

    《锦心似玉》改编自网络小说《庶女攻略》,作者是湖北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会长吱吱。她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告诉读者们,遇到生活困境能更坚韧、勇敢一些,任何情况下都

    2021-03-25
  • 梵高油画《巴黎公园风景》首次亮相亚洲

    梵高油画《巴黎公园风景》首次亮相亚洲。新华社香港3月24日电(记者丁梓懿)国际知名画廊厉蔚阁在香港举行“春华秋实”主题展览,展出梵高、莫奈、毕加索等大师

    2021-03-24
  • 国家大剧院启动公益演出 走进小学校助力美育教育

    中新网北京3月24日电2021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国家大剧院百场公益演出今天正式启动,将贯穿全年。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合唱团、戏剧演员队及歌剧演员队

    2021-03-24
  • 国家非遗“平定武迓鼓”:响在“深闺”盼人识

    中新社阳泉3月24日电题 国家非遗“平定武迓鼓” 响在“深闺”盼人识。从口口相传到整理成册,在山西阳泉平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定武迓鼓”历经近千年得

    2021-03-24
  • 大数据研究儒家文化:“仁”“礼”峰值在隋唐魏晋谷底均在元朝

    儒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如何发展变迁,颇受关注。中国科学院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朱廷劭研究组最新基于清代乾隆时期《四库全书》文言文本大数据,研究揭秘“仁”和“

    2021-03-24
  • 山西“90后”青年自创歌曲《布老虎》书写家乡故事

    题 山西“90后”青年自创歌曲《布老虎》书写家乡故事。“小时候常在姥姥门前玩耍,她缝着布老虎我托着下巴……黎侯布虎陪我从小长大,那一针一线藏满家乡的牵挂

    2021-03-24
  • “网红书店”进乡村,一场润物无声的文化滴灌

    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我国广大乡村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着更高要求,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提升成为重要一环。近年来,一些城

    2021-03-24
  • 推动电影票退改签 实质进步关键在影院

    电影票退改签难是消费“痛点”,日前,有媒体报道“电影票退票攻略”成为社交媒体热门话题。其技术含量首先体现在不同售票渠道退改签标准不一 在线上,第三方平

    2021-03-24
  • 内蒙古欲在2022年底全面消除当地石窟寺重大险情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24日电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2022年底全面消除当地石窟寺重大险情,重点石窟寺安防设施全覆盖。官方称,根据全国第三

    2021-03-24
  • 三星堆博物馆两代文物修复师:让埋藏数千年的碎片重新焕发生机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六个祭祀坑,文物正在陆续出土,经过分析评估后,会交给文物修复师完成拼接、修补等工作。日

    2021-03-24
  • 河南再现春秋戎人墓葬群

    新华社郑州3月24日电记者从河南省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工作者在渑池县鹿寺西遗址发掘出42座春秋时期戎人墓葬。这是继去年河南洛阳徐阳墓地发现备受

    2021-03-24
  • 武汉打造京剧《母亲》 再现“革命的母亲”传奇一生

    新华社武汉3月24日电由武汉京剧院排演的《母亲》近日在武汉首演,两个小时的演出勾勒出“革命的母亲”葛健豪传奇的一生。全剧不仅展现了京剧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2021-03-24
  • 退张电影票,怎么这么难?

    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段时期,不断有消费者反映,他们在退电影票时遭遇了“退票难”。据统计,国内某大城市267家影院中,支持退票的仅78家,其中有的退票手续

    2021-03-24
  • 好消息!游客有望4月一睹三星堆“上新”文物尊容

    三星堆文物“上新”备受关注。近期,一些着急的游客甚至跑到三星堆博物馆参观,想一睹新出土的文物尊容。为此,三星堆博物馆在官博上回复,三星堆将把文物的修复

    2021-03-24
  •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科技含量最高的考古

    这两天,四川三星堆遗址,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在掀起全民“考古热”之时,很多人也将目光投向三星堆探秘时使用的现代高科技“武器”。在此次三星堆发掘的6个祭

    2021-03-24
  • 旅游业复苏预期升温文旅板块持续回暖

    临近清明、“五一”小长假,记者从各大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旅游产品预订量均飞速提升,旅游业复苏预期持续升温。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介绍,截至目前,2021

    2021-03-24
  • 当“土味”遇上“国潮” 《乡村爱情》盲盒火了!

    最近,始播于2006年的长寿轻喜剧《乡村爱情》不仅播出第十三部,更首次推出剧中人物盲盒,集结了五位人气角色——谢广坤、刘能、赵四、谢大脚、宋晓峰,其中隐藏

    2021-03-24
  • 如何让影视作品获得更公正的评价

    近年来,大众接受信息的模式呈现移动化、迅捷化、碎片化、互动化等特质,反映在文化娱乐方面尤为显著。于是,满足这些需求的评分网站,逐渐成为大众选择影视作品

    2021-03-24
  • 观众需要的不是套路而是真诚

    近日,一直用来吐槽别人的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反被观众吐槽,还登上了热搜榜。起因是网友曝光了一张节目录制现场的照片,嘉宾正对着提词器念稿,提词器上除了

    2021-03-24
  • “捡起来”却“锁起来关起来”,长江文化资源仍在“沉睡”

    三峡,万里长江上最险峻、神奇的峡谷,孕育出丰富的文化遗存,被誉为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三峡工程建设期间,我国对三峡库区文物开展的抢救

    2021-03-24
  • 莫让真人秀沦为作假秀

    最近,网络上出现一个新词,叫“全自动选秀”,其中透着网友对近期涌现的竞技选秀类真人秀节目的调侃之意。有的节目中,哪个选手能“逆天改命”,淘汰后复活回归

    2021-03-24
  • 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当前,消费市场已进入需求多元发展、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人们对文旅消费的内涵、品质与体验提出更高要求,将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纵深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2021-03-24
  • 体验种菜、挖土豆 这所小学让学生“玩”足五天收获满满

    3月22日,小北路小学的同学们开启了他们的“5+N”阳光研学之旅。二年级“巧手编织七彩梦”主题项目,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小巧手为研学内容,包括陶艺、脸谱制作、演

    2021-03-24
  • 高配的婚姻,需要高度契合的灵魂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3日电好的婚姻什么样。《红楼梦》里写到过许多类型的婚姻,大多是悲剧,比如王熙凤和贾琏、薛宝钗和贾宝玉;但也有的夫妻关系相对融洽幸福

    2021-03-23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美德日韩是辅助技术创新五大来源

    中新社北京3月23日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23日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技术趋势报告 辅助技术》报告显示,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辅助技术创新

    2021-03-23
  • 专家谈吉林出土巨型石叶石核:遗址可能存在多期文化遗存

    中新社长春3月23日电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23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在吉林省和龙市最新发现的黑曜岩原料巨型石叶石核,将为石叶技术在东亚地区的出现与

    2021-03-23
  • 12部原创舞台精品汇聚第五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 其中9部为首演新作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主题为“寒冬已过新作迎春”的第五届天桥·华人春天艺术节23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启幕。本届艺术节从3月20日开始,持续至6月5日,超长“在线

    2021-03-23
  • 山西首次发布北白鹅墓地青铜器全铭文

    中新社太原3月23日电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3日首次发布山西垣曲北白鹅墓地出土青铜器上的全铭文,共199个字。甑近口沿处后腹内壁铸有铭文3行11字,内容为“虢季为匽

    2021-03-23
  • 新疆博物馆3年修复118件重点文物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23日电历时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修复了纺织品、金属、彩绘泥塑等文物118件/套,文物年代跨越战国时期、两汉时期、唐代、宋元时期至晚清

    2021-03-23
  • 文旅部:2004年到2019年每年参加红色旅游人次从1.4亿增长到14.1亿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胡和平指出,从2004年到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不断扩充,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了14.1亿,许多红色景点成

    2021-03-23
  • 陕西完成全省方言语音建档

    中新网西安3月23日电记者23日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陕西全省方言语音建档工作现已完成。2016年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开展方言语音

    2021-03-23
  • 怀旧文学《子弟》新书上市:讲述贾玲的同款青春

    由贾玲执导的电影《你好,李焕英》不光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片中工厂大院的生活也引发了众多厂矿子弟的回忆。无独有偶,近日,一本由东北青年作家潘一掷创作的文学

    2021-03-23
  • 纪念徐志摩逝世90周年 各地“摩友”齐聚浙江海宁

    中新网嘉兴3月23日电23日上午,以《志摩的诗意世界》情景短剧开场,第六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暨第六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奖新闻发布会在徐志摩故乡浙江

    2021-03-23
  • 探讨传承与发展 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武汉举行

    中新网武汉3月23日电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23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北京、湖南、福建、广东、山西、武汉等地的汉剧研究专家、学者及优秀传承人分别就汉剧历史及发展现

    2021-03-23
  • 河南仰韶村遗址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疑似水泥混凝土

    新华社郑州3月23日电记者从2020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获悉,河南仰韶村遗址最新考古发现距今5000多年前的疑似水泥混凝土,也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类似水泥

    2021-03-23
  • 北大考古队:三星堆遗址8号坑发现罕见大型仪仗用器

    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记者23日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悉,由北京大学考古队主要负责的三星堆遗址8号坑发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发现有中小型青铜器、玉器的集

    2021-03-23
  • 民宿不是情怀场,文创生活融天然

    清明假期、五一小长假前夕,广东民宿的关注度一直在上升,搜索量也井喷式增长。乡村振兴,民宿有何担当。日前,广东省民宿行业协会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大会在广州举

    2021-03-23
  • 非遗当随时代,非遗服饰要让人好买又好穿

    说到海南三亚,大部分人可能会想到阳光沙滩,如果时光回溯700年,三亚崖州古城堪称中国的“纺织发源地”——宋末元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在这里生活了近40年,向

    2021-03-23
  • 陈鲁豫:我一天只吃三粒米?假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3日电很多人熟悉陈鲁豫,是从她主持的《鲁豫有约》开始,节目中的她亲和,没有距离感,朋友眼中的鲁豫,身上有一些矛盾的重合 生活中看起来

    2021-03-23
  • 北京“十大建筑”:见证巍巍古都旧貌换新颜

    北京“十大建筑” 见证巍巍古都旧貌换新颜。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在‘十大建筑’中,人民大会堂面积最大,建设难度也最大,工

    2021-03-23
  • 文化观察丨破坏文物古迹 别想“事了拂衣去”

    3月21日下午,“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墙体上刻划”的视频曝光,此举不仅引发众怒,更引起警方的高度重视。22日凌晨,延庆警方将张某林等3名违法行为人查获。“文

    2021-03-23
  • 话剧《长恨歌》再亮相 王安忆:希望王琦瑶不要哭得太多

    王安忆 我希望王琦瑶不要哭得太多。“《长恨歌》容易掉进伤感主义,我希望王琦瑶不要哭得太多。上海女人性格很爽利的,不是黏糊糊的

    2021-03-23
  • 昆曲艺术,在传承中创新

    把握时代进步的要求,聚焦人民群众的期待,以饱满的热情、独特的视角、卓越的手法、个性的表达点亮观众和创作者心灵的明灯。昆曲艺术需要传承与发展,如今,我愈

    2021-03-23
  • 讲历史的他们,很“青春”

    “紫禁城的‘紫’就是来自紫微垣星座……”站在首都博物馆展厅中的中国古星图前,柳玉云娓娓道来,观众听得入神。在首都博物馆,有一支平均年龄59岁的芳华讲解队

    2021-03-23
  • 滨水步道将连通颐和园南门至副中心

    西南二环水系二期改造工程将连通断头节点。在“中国水日”宣传活动现场,身穿蓝色背心的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为市民讲解水知识,并通过电子问卷的方式

    2021-03-23
  • 中国企业创新发展十大取向

    在新时代,中国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在于基本理念转换,即要从矛盾式思维转向和谐式思维,从零和博弈转向非零和博弈,从单维度独立求解转向多维度综合求解,从专注

    2021-03-23
  • “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暨汉剧流播主要地区优秀作品展演”系列活动在武汉举办

    新华社武汉3月22日电汉剧是在我国多地区流布的一个古老而有生命力的代表性剧种,为展示汉剧优秀成果,振兴传统戏曲艺术,由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戏剧家协会、湖北

    2021-03-23
  • “南派三叔争议”折射公众参与共享考古成果的需求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三星堆遗址考古,可谓这两天最火话题。当他在某媒体直播三星堆遗址发掘中作为嘉宾出现时,顿时在网络引发巨大争议,不少网友认为“考古发现

    2021-03-22
  • 除了祭祀坑,三星堆还有啥?

    新华全媒+|除了祭祀坑,三星堆还有啥。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象牙微雕、丝绸……是谁把这么多“宝贝”埋在“祭祀坑”。”在神话传说中,古蜀国有5

    2021-03-22
  • 五省汉剧院团齐聚武汉展演经典剧目

    中新网武汉3月22日电全国汉剧艺术研讨会暨汉剧流播主要地区优秀作品展演22日晚在武汉琴台大剧院开幕,武汉汉剧院以经典汉剧《宇宙锋》拉开活动序幕。为期5天的活

    2021-03-22
  • “天山放歌——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主题摄影展在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22日,“天山放歌——新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主题摄影展览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据介绍,2020年9月,在中宣部的指导下,中国文联、中

    2021-03-22
  • 当《珍珠塔》遇见象牙塔 经典锡剧将赴清华大学演出

    中新网无锡3月22日电一部《珍珠塔》风靡剧坛60余载,艺术价值历久弥新。记者22日从无锡市锡剧院获悉,为展示锡剧艺术的独特魅力,该院将于3月27日赴清华大学献演

    2021-03-22
  • 中国美育2.0: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与教学规范化是关键

    中新网3月22日电20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教育研究中心邀请在京美育专家,联合暗物智能科技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美育2.0学科交叉与新文科视野 普及审

    2021-03-22
  • “发财”手机壳、绝美旗袍…热播剧带火非官方周边

    《山河令》的主演之一龚俊的同款“发财”手机壳、《司藤》中频频亮相的绝美旗袍都上了热搜,《赘婿》中的同款拌皮蛋也在网友的呼声中出了“教程”。四川、芜湖出

    2021-03-22
  • 三星堆“上新”500余件文物 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三星堆“上新”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3月20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通报了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新发现

    2021-03-22
  • 行政拘留并罚款!3名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刻字,处理结果来了

    一段3名游客在长城墙体上刻字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记者刚刚从北京市公安局获悉,针对3月21日有游客在八达岭景区游览时,在长城墙体上刻划损坏文物的情况,延

    2021-03-22
  • 在《文物有灵》中边玩边学历史 故宫推出新型文创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将解谜游戏与文创产品结合起来,故宫文化又推出了一款创新型故宫互动文创产品——《文物有灵》故宫解谜手册。它用实体冒险解谜的互动方式,

    2021-03-22
  • 北京发布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

    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 《琉璃河遗址保护规划(2020年—2035年)》日前发布,描绘了未来15年琉璃河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细节。根据规划,琉璃河遗址将以西周

    2021-03-22
  • 2020年,这些远古生物的谜题被解开

    2020年,这些远古生物的谜题被解开。这些成果是对千万年,甚至数亿年前,远古地球所留下谜题的研究,试图探寻今天地球上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听骨

    2021-03-22
  • 童书《世界国家公园》解锁自然界的神奇百态

    书中采用的分格漫画形式。在高温缺水的纳米比亚沙漠,动物为了生存,除了要学会“吞雾喝水”“单脚跳舞”,还要掌握哪些生存技能。日前上市的科普启蒙读物《世界

    2021-03-22
  • “AI乐中轴”单曲《春启正阳》上线 “玩”出北京音乐城市新亮点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北京中轴线是古都北京的中心标志,以中轴线为脉络,北京的雍容气度、厚重文化徐徐铺展。北京音乐给出了创新实践。3月20日春分,“AI乐中轴”

    2021-03-22
  • 高燃快闪!六地联动唱响《妈妈教我一支歌》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刘颖颖、刘微)“妈妈教我一支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随着动人的歌声响起,3月22日,网络视听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系列快闪MV

    2021-03-22
  • 在甲骨文中探秘“古蜀国”

    随着三星堆遗址重要成果陆续浮出水面,让世人看到了3000多年前四川地区光辉璀璨的青铜文明。专家认为,三星堆是古蜀国早期的都城,是夏商时期长江上游的文明中心

    2021-03-22
  • 电影票“买票容易退票难” 专家:退票规则需完善

    原标题 退个电影票,怎么这么难。然而,有不少观众反映,电影票“退票”“改签”难。于是,他去了影院现场,却被工作人员告知,在第三方平台购的票,需要找平台

    2021-03-22
  • 防止网络沉迷 治理有害信息

    在互联网上,金钱变成了一串数字,很容易使青少年出于跟风、炫耀等心理过度“打赏”而不自知;开启实名认证、识别青少年身份等规定与企业的商业利益产生冲突。读

    2021-03-22
  • “火”出圈的“唐宫小姐姐”原来出自这里

    “几年前在河南博物院参观采风,看到一组乐舞俑造型,当时就在想,假如让‘她们’活起来,会给今天的人们讲述什么故事。”郑州歌舞剧院编导、舞蹈《唐宫夜宴》主

    2021-03-22
  • 神秘三星堆 考古再解谜

    眼部有彩绘的铜头像、华丽的金面具、精美的牙雕、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近日发布。曾于1986年进行抢救性发掘的三星堆遗址,此次

    2021-03-22
  •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公共文化供给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

    2021-03-22
  • 让传统文化绽放生命力(国际视点)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何让青少年和儿童更好地亲近、了解并传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有益探索。举办一系列线上线

    2021-03-22
  • “熊猫艺术发展基金”成立

    人民网北京3月22日电挖掘好大熊猫文化、讲好大熊猫故事、开展好大熊猫文化交流,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培养青少年美术教育和提升

    2021-03-22
  • 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神秘三星堆,考古再解谜

    神秘三星堆考古再解谜。眼部有彩绘的铜头像、华丽的金面具、精美的牙雕、青铜神树……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近日发布。曾于1986年进行抢救性

    2021-03-22
  • 三星堆祭祀坑出土超120根象牙 或将解开三星堆与金沙之谜

    中新网成都3月21日电从3月20日起,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陆续公布新一轮发掘成果。目前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中,3号坑已探明的象牙就有120多根。同为古蜀

    2021-03-21
  •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中新社郑州3月21日电记者21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渑池鹿寺西遗址考古发掘出42座春秋时期墓葬,其中墓葬的器物组合和形制与洛阳徐阳墓地的中小型墓葬基

    2021-03-21
  • 被“围观”的国际口足画家黄国富:用乐观激励更多人

    中新社重庆3月21日电题 被“围观”的国际口足画家黄国富 用乐观激励更多人。不同于年少时在街头作画被路人团团包围,隔着手机屏幕,他开始在自媒体上展现生活动

    2021-03-21
  • 民间收藏家与他的“博物馆”:研究古绣背后的文化符号

    中新网湖州3月21日电小雨淅沥,走进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新市古镇南汇街40号,穿过一条狭长的弄堂,“江南刺绣博物馆”坐落在一幢并不起眼的徽派老宅里。走进博物

    2021-03-21
  • 科研人员证实山西北白鹅墓地铜壶内装有果酒遗存

    新华社太原3月21日电(记者王学涛)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学了解到,科研人员近日对山西北白鹅墓地出土的铜壶内的液体、土样进行了科学分析,证

    2021-03-21
  • “滇籍”美国策展人谢飞:冀中国艺术家在国际发出更多元声音

    中新社昆明3月21日电题 “滇籍”美国策展人谢飞 冀中国艺术家在国际发出更多元声音。谢飞来到中国已经超过20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在停留云南,因此他戏称自己为“

    2021-03-21
  • 杨殷外孙女崔静薇:无私奉献家风代代传

    中新网中山3月21日电题 杨殷外孙女崔静薇 无私奉献家风代代传。”广东中山市委宣传部近日组织开展了“学党史开新局”--中山红色记忆大型媒体采访活动,在中山市

    2021-03-21
  • 集结百余支建筑师队伍 首届松阳乡村振兴全国建筑设计大赛启动

    中新网松阳3月21日电3月20日、21日,百余支建筑师团队集结被誉为“古典中国”县域样板的浙江松阳考察,感受“江南秘境”,构划“村落公园”,而首届松阳乡村振兴

    2021-03-21
  • 中华女子诗词论坛武汉开幕 叶嘉莹视频发贺词

    中新网武汉3月21日电2021中国关山·第四届中华女子诗词论坛21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幕,全国各地嘉宾、诗词界人士以及诗词爱好者等200余人出席。中国古典文学

    2021-03-21
  • 北京:加快编制“两轴”沿线重点地区详细规划

    本市将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记者在活动中获悉,本市将制定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将加快编制“两轴”沿线重点地区详细规划,

    2021-03-21
  • 近千武汉游客乘专列打卡襄阳《你好,李焕英》拍摄地

    中新网襄阳3月21日电电影《你好,李焕英》拍摄地——湖北卫东机械厂21日迎来众多外地游客。前一天,Y676次旅游专列从武昌站出发,900余名游客乘坐象征着旧时光的

    2021-03-21
  • 乌兰浩特:从“王爷庙”到“红色之城”

    乌兰浩特 从“王爷庙”到“红色之城”。第一期为您介绍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的诞生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浩特市。1947年4月27日,会议通过了《内蒙古人民代表会

    2021-03-21
  • 课本里的革命烈士

    课本里的革命烈士。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打开语文课本,诵读关于革命烈士的诗词篇章,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段段热血沸腾的峥嵘岁月重现眼前。”(《十六年前的回

    2021-03-21
  • 赖声川《如梦之梦》公益演出 将邀武汉抗疫工作者观看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4月22日,由赖声川执导、编剧的经典剧目《如梦之梦》将在武汉进行主题为“致敬城市英雄,共享美好生活”的公益专场演出。央华版《如梦之梦》

    2021-03-21
  • 从麒麟到獬豸,古人为何将这些“神奇动物”请进故宫?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题 从麒麟到獬豸,古人为何将这些“神奇动物”请进故宫。近日,带着上述问题,记者走进故宫实地采访了《故宫里的博物学》一书作者潘婧(笔名

    2021-03-21
  • 红色经典唱响“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第21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连续迎来红色经典,北京爱乐合唱团《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和中国音协合唱联盟爱乐男声合唱团《在灿烂的阳光

    2021-03-21
  • 匠心“拿捏”泥与火的陶艺“三兄弟”

    中新网阳泉3月21日电题 匠心“拿捏”泥与火的陶艺“三兄弟”。21日,在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张文亮、张宏亮、张维亮三兄弟在各自的工作室内忙碌着。平定陶瓷历史

    2021-03-21
  • 湘西画家刘鸿洲作品长沙展出 汇聚其艺术生涯200余幅作品

    中新网长沙3月21日电刘鸿洲作品大展20日晚在位于湖南长沙的李自健美术馆展出。这是该馆今年首场艺术展览。刘鸿洲介绍其画作

    2021-03-21
  • 广东中山办美食文化周 上演粤菜“厨神”争霸

    中新网广州3月21日电粤菜师傅工程中山美食文化周暨粤菜烹饪全国邀请赛20日在广东中山市博览中心揭幕。作为中山美食文化周重头戏之一,中山新晋十大名厨评选活动

    2021-03-21
  • 世界瑶族发祥地传统农具节见证农耕时代变迁

    中新网桂林3月21日电3月19日至20日,世界瑶族发祥地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举行一年一度的农历“二月八”传统农具节和开耕仪式,当天全国各地游客和桂林市民纷纷慕名前

    2021-03-21
  • 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中国老年语言学建设

    当你老了,语言也会衰老吗。——老龄社会的语言问题与我国老年语言学建设。老年人语言能力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蚀失、衰退甚至丧失情况,这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

    2021-03-21
  • 今天为什么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今天为什么要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个“保尔·柯察金”。他学习一般,在补考的时候恶作剧,以致被退学,这实在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让人头痛的“半大小子”

    2021-03-21
新闻热搜词
  • 新闻排行
  • 评论排行
  • 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