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众网
|
海报新闻
大众网官方微信
大众网官方微博
时政公众号爆三样
大众海蓝
大众网论坛
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方式:
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联通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电信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02/20解放日报
手机查看
难以想象,一个地方电视台春晚舞蹈节目,竟然在播出后霸占微博热搜5天,持续引发观众热议。河南春晚《唐宫夜宴》做到了。
一群娇憨灵动的“唐朝小胖妞”,走出《捣练图》《簪花仕女图》的古老画卷,穿梭在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国宝文物之间,上演了一场中国版的“博物馆奇妙夜”。
近年来,舞蹈节目爆款频出,《晨光曲》《朱鹮》登上央视春晚广受好评,《丽人行》成为电视综艺晚会常客。如今《唐宫夜宴》的走红,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一次技术与艺术的精彩碰撞。
古典舞的复兴
《唐宫夜宴》由郑州歌舞剧院的14位女演员表演,灵感来源于河南博物馆的一组唐三彩乐俑。为了演活丰腴的唐代侍女,她们穿上了塞着海绵的连体衣,嘴里含着特制棉花。眼角画上两道月牙,那是唐代潮流面饰“斜红”。繁复的发饰加上唐三彩色样的纱衣,“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出现在眼前。
在《唐宫夜宴》之前,曾有爆款舞蹈《丽人行》还原杜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场景,同样展现盛唐气象,但风格大相径庭。“以前看过的古典舞,大多追求动作和表情抒情唯美,《唐宫夜宴》不一样,幽默谐趣,人物憨态可掬,充满烟火气,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观众周妍说。
巧合的是,3月12日至13日即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上演的舞蹈剧场《俑Ⅲ》,灵感也来自汉唐舞俑。青年编导田湉发掘古代文物形象、古代文化资源并熟练运用到《俑》系列作品的创作中。《俑Ⅲ》各段落独立成章,由《簪花》《唐乐宫图》《胡服美人图》《蹲蹲舞我》《塞外》《穿深衣的贵族》《小踏歌》《行吟图》八支舞蹈组成。
谈到《俑Ⅲ》的创作理念,田湉说:“‘做旧’与‘时尚’两极相通。一边能够让大家感受到历史感和过去原本的东西;另外一边是做当下、当代、未来和自己。它们的两端是相通的。”
在B站上,《唐宫夜宴》的视频已有近400万次观看量。周妍说:“汉唐舞是什么样的,有学者的考证,也有艺术家的想象。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好作品,推动中国古典舞的当代复兴。”
技术改变艺术
《唐宫夜宴》只有5分多钟,却实现了不同场景和视角的花式切换。开头在虚拟的博物馆场景中,唐代乐俑复活。梳洗完毕,赴宴的过程中,出现“人在画中游,前阻青山,后倚廊桥”的幻镜。最后,场景切换至大气磅礴的宫廷,空中飞鱼,乐师起舞,恢弘绚丽。
要实现虚拟与现实的重重转换,《唐宫夜宴》借助了数字媒体技术的魔力。演员们在舞台录制了一遍,又在棚内录制了一天,最后通过技术手段合成,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制造出“梦回大唐”的效果。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授代晓蓉指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在舞台上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和普遍。今年央视春晚,观众就看到了虚拟歌手洛天依和真人歌手一起演唱。
代晓蓉认为,重要的不是技术有多么尖端,而是如何用技术去丰富艺术创作语言。“《唐宫夜宴》最成功的地方在创意。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复刻了唐代生活场景,让博物馆里的乐俑复活了,人物形象很鲜活,场景转换很精彩,风格让人耳目一新,很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此外,新民乐的运用,也把唐代的气度、雍容、昌盛表达出来。”
《唐宫夜宴》借用了众多国宝文物元素,杂糅了纷繁的视觉形象。有观众觉得“目不暇接”,也有观众觉得“过于芜杂”。代晓蓉建议,《唐宫夜宴》的视觉风格可以更统一,让作品的色彩、质感更加考究。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admin
唐代腊日不喝粥 君王御赐“年终奖”北京晚报 |
《里昂的汉字》:海外华人的精神返乡光明日报 |
闽南大戏院:打造二线城市的艺术高地中国文化报 |
浙江永嘉乡村艺术团:掀起乡村振兴新热潮中国文化报 |
山东青岛:文旅融合让城市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报 |
古籍文献修复技艺有了专属博物馆新华网 |
《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出版发行人民网-文化频道 |
《故宫贺岁》将于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人民网-文化频道 |
老少中青齐上阵:广场舞舞出对祖国的热爱中国文化报 |
爆款互动解谜书《谜宫》推出第二部北京青年报 |
长篇小说《高铁作证》塑高铁建设者群像北京日报 |
《悬泉汉简》《玉门关汉简》正式出版新华网 |
鸟瞰“藏东明珠”——西藏昌都新华网 |
人艺《茶馆》《哗变》经典重现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2021年春节档电影票房78.22亿元 比2019年增长32.47%新华社 |
扶贫类影视:为脱贫攻坚增添一抹“亮色”湖南日报 |
就地过年带来“新民俗” 未来的年还可以怎么过光明日报 |
回眸流光岁月广州日报 |
因桥结缘 因爱坚守广州日报 |
票房破78亿! “史上最强春节档”够牛!广州日报 |
打造“慈善潮州”新名片广州日报 |
逾百建设者春节坚守岗位广州日报 |
长假旅游收入近2亿元广州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 线上线下融合路漫漫北京日报 |
《无依之地》:心灵史·精神谱·风情画北京日报 |
一个诗人对文学青年的忠告北京日报 |
插枝梅花迎新春北京日报 |
扫屋清心过大年北京日报 |
盘出王维诗中意北京日报 |
给井干爷拜年北京日报 |
诚信的快乐北京日报 |
我和短视频的故事北京日报 |
爱的录制北京日报 |
令人不快的搞笑视频北京日报 |
劳动之风不辍北京日报 |
酷酷熊垃圾投放人北京日报 |
线上演出告别“无奈”迎来“品牌”北京日报 |
美术馆长假不打烊 市民争相打卡北京日报 |
陈木胜遗作《怒火·重案》定档暑期北京日报 |
《群山呼啸》再现宏大家族叙事北京日报 |
郑达个展呈现机器“生命特征”北京日报 |
三大“软伤”五大“硬伤” 《唐诗三百首》该被抛弃吗成都商报 |
第28届明斯克国际书展开幕新华网 |
陕西省几个建设项目工地陆续发现几千座墓葬新华网 |
2021元宵戏曲晚会将重现梅兰芳失传剧目中国新闻网 |
春节为世界点亮中国红人民日报海外版 |
龙潭何处觅张园北京晚报 |
社火见于唐宋北京晚报 |
戴红绒花北京晚报 |
火线指挥员北京晚报 |